2017的开工日,我想谈一部15年前的动画电影,《怪物史瑞克》(Shrek)。
影片剧情,表面是个英雄救美的故事:
在一个汇集西方童话的世界,传说森林沼泽住着吃人怪物。
这只怪物叫史瑞克,长得脑满肠肥,还有奇异的耳朵,绿色的身躯,浑身体臭。其实史瑞克并不会吃人,但因为他的外貌吓人,逐渐有了他会吃人的传说。
逐渐地,史瑞克习惯人类的冷言冷语,干脆利用他人对自己的误解,过着免于被外人打扰的生活。
有天,一群被杜洛克王国国王驱逐的童话人物,他们在森林里的沼泽找到史瑞克,史瑞克受不了他们的唠叨,跑去找国王理论,中间拯救了唠叨但忠心的驴子。
史瑞克见了国王,结果被国王利用,派去拯救被火龙控制的公主费欧娜。
费欧娜被拯救一点也不高兴。
她本来以为拯救他的会是英勇帅气的白马王子,没想到却是带着一头驴的怪物。
护送费欧娜去杜洛克王国途中,史瑞克慢慢爱上了费欧娜,而费欧娜也慢慢了解史瑞克内心的善良。但史瑞克自认费欧娜不可能喜欢丑陋的自己,加上听到她说:「谁会爱上丑陋的怪物。」
于是在完成任务后,史瑞克黯然离去。
实则,费欧娜那番话说的是自己,她受了诅咒,白天是美丽的公主,晚上就变成跟史瑞克一样的绿色怪物。唯有靠真爱的吻,才能解除诅咒。
费欧娜在护送途中,对史瑞克有了好感,但她自己也不愿承认这件事,毕竟她也希望真爱之吻来自一位英俊的国王或王子。
最终史瑞克被驴子点破心结,决定无论结果都要跟费欧娜表白,费欧娜也放下矜持,两人相吻。
诅咒因为两人的吻而解开,但费欧娜并未因此永成俪人,反而从此不分昼夜,成了跟史瑞克一般的绿色怪物。
然而,这对绿色怪物相知相惜,拥抱彼此的爱,回到沼泽相守一生。
§ 真实的怪物
《怪物史瑞克》是一部极具讽刺性的动画,片中处处都在讽刺童话故事:
英俊的白马王子,内心高度自恋,还有贵族的精英主义,他拯救公主,那是因为自认只有自己才配得上高贵的公主,平民老百姓在他眼中,还比不上屁股底下的马。
和蔼的老国王和王后,他们想让女儿幸福,但他们的观念认为女儿最大的幸福,就是嫁给英俊英勇的王子,或是像杜洛克王国国王一般的贵族。
此外,在影片中出现如白雪公主、睡美人等公主,全部都有童话故事的特质:对人过份单纯、成天等待白马王子来拯救自己,并以献身作为代价。
反面来说,这些公主全有「公主病」,而公主病的特征就是拒绝长大,并且通过自身的娇弱来满足那些直男癌的幻想。
所谓英雄救美,其实是要先成为外表英俊、家世高贵,且有充分财力拥有骏马的男士,才有资格成为英雄,拯救除了美丽与无可救药的单纯之外,别无长物的自己。
片中最远离童话世界,接近世俗凡人的,却是史瑞克。
他内心善良,但在饱经他人的误解之后,不得不拿出冷酷的一面,好保护自己。
虽然长得不好看,也没有显赫的家世与财富,但他一个人在森林沼泽的小天地里,过着自娱自乐的生活,一箪食、一瓢饮。
尽管碰上心爱的女子,有了感情的困扰,但他知所进退,而非通过骗术或暴力,以拥有为满足。
史瑞克活得很纠结,心中善恶交战,这是人性。
童话故事好人就是完美的好,坏人就是绝对的坏,善良就是要无比的纯洁等形象,反倒离真实生活很远。
§ 真实并不完美,完美并不真实
《怪物史瑞克》的童话人物,放到真实世界便显得过份完美。
有的完美值得追寻,有的完美反而会让一个人陷入痛苦,充满对外在的敌意。
心理学家Hamachek将完美主义分为两种,「适应性」和「不适应性」完美主义。其中的差异就在于,不适应性完美主义压根是一种幻想,而当幻想轻忽现实,便成为妄念。大体有四种内涵:
a.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该长大了,却还是让自己像是婴儿一样,认为世界都该听我的。
即使一把年纪,还是像婴儿一样,需要帮助的时候视可能帮助自己的人为上帝,但要是对方不愿帮助,就立刻视对方为仇人。总是抱持「想要,就要得到」的虚妄期待,对「需要」与「满足」之间的发展历程欠缺耐性。
b.规避责任:遇到一点困难,遭受挫折就认为是「别人的错」,自己永远是受害者。
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一种「悲剧英雄」的高自恋,认为世界总与自己为敌,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好人。
c.「我」是对的:以自己的道德判断为善恶的绝对标准,总之自己肯定是对的,反对我的都是错的。因此不存在客观的道德判断,只有主观的判断。
于是任何出于善意的规劝或建议,都可能被当成是对自己的羞辱,进而逐渐使自己孤立。
d.认为自己对别人好,必当有回报:认为对别人好,别人就该同样对自己好。好比追求一个对象,要是对方不理睬自己,便用各种难听的词语贬低对方。
缺乏对他人的同理心,表面上是对别人好,却从未真正试着去了解对方的需要和喜好,说到底,这种对别人好的方式就像高利贷,并非出于平等互惠原则,而是自我满足的手段。
§ 我是怪物
若是孩提的我,看完《怪物史瑞克》,可能会很困惑,困惑于我该不该扮演史瑞克。他是这么丑陋的一个角色,也没有令人称羡的头衔,或是华丽的铠甲。
当我长大,再回头看《怪物史瑞克》,我却发现我根本不用刻意扮演史瑞克,因为我就是史瑞克。
如此的平凡、简单,却无比真实。
相反地,那些过份平板的王子与公主,则像一位明明活在现实世界,却硬是自以为活在童话世界,不愿清醒的成人。
从心理咨询的角度说,我如史瑞克,史瑞克如我。
如果他人,包括来谈者用童话故事中,不适应性完美主义的王子或公主来要求我,他们就只能看到我的丑陋。
我丑陋,除了天生的丑陋,还有我自己选择的丑陋。
如同《怪物史瑞克》的结局,为什么费欧娜亲了史瑞克,理当解开「诅咒」,却成了和史瑞克一样的绿色怪物。
在我看来这是费欧娜内心做了选择,是要跟其他童话人物一样,永远幼稚,怀抱不切实际的完美主义活下去。
抑或选择长大,尽管掌大会带给生活许多挑战,就像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要面对衰老对面容的刻划、病痛对身体与精神的打击、养育孩子剥夺自由的生活,乳房下垂、骨质流失等……
可唯有接纳现实,是成长的开端。
成长是选择的结果,凡选择必有得失,但学会选择、实现选择,乃至承担选择,这才能造就我们在成长之路不断成熟,而不是因为拒绝选择,保持自以为是的孩子气。
§ 结语:流川有流川的幸福,福田有福田的快乐
《怪物史瑞克》,正是一部这样的作品,诉说一个关于「选择长大」的故事。
每当有一部著名的动画片或漫画问世,孩子们在角色扮演的时候,总是争当最英勇,象征正义的角色。《灌篮高手》中的流川,而不是福田。
史瑞克像福田,有那么一点小天份,渴望受到认同。努力让自己发光,却又不时怀抱自卑感。他不是天才,但他尽了力使自己站上舞台。即使只是一瞬间,但那一瞬间对一个人来说却是永恒。
福田永远都不是流川,但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大的幸福是活出自己,还是成为另一个人?是在童话故事里沉睡,还是在现实世界中走出一条道路。
现实世界已然存在,我们选择面对或不面对,都无法阻止现实世界对我们提出挑战。
福田永远不会变成流川,就像史瑞克不会是白马王子,我也不是什么大明星或国民老公。
这不妨害每个人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而不是别人的幸福。就像史瑞克喜欢沼泽,让他睡在皇宫床上,他反而不舒服。
但我有自己的小沼泽,有一些跟我一样会放屁、挖鼻孔和唠唠叨叨的绿色怪物,也许哪天还会添一个小怪物。
这画面想想还真不美观,却让人嘴角不禁挂着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