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公众号推送的一篇文章《无论不辞职,嫁不嫁人,女生30岁前最好写过这张清单》比较有感触,也说说自己的看法。
文章从参加一个葬礼说起,死亡以一种旁观者的角色一下子闯入自己的生活,不禁感慨——“我们如同畏惧伏地魔般,畏惧死亡,甚至畏惧谈论它”。灵堂中的一副挽联,一句简单的话总结了他的一生。
如果,在你20出头30出头的年纪,想象自己多年以后七八十岁垂垂老矣之际,你回顾自己的一生,会以什么样的字句来准备给自己画上句号呢?
文章中提到一个观点:我们应该要尝试着站在生命末尾的视觉,来观察我们如今的生活。
网络上不乏很多“60岁的老人给年轻人的建议”、教师节当天“你想对老师说的话”“你印象中的老师”,被访对象往往是以及毕业工作的人,这样类似的相关研究。
这些研究其实是相当有意思的,它打破了时间的限制,让20岁的人生看到60岁对20岁的感悟和建议,以时间为代价得来的反馈是弥足珍贵的,只不过是别人的时间别人的感悟。再者,互联网几乎连接了所有人,这样的研究调查应该每个人都有看过。
既然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看过,且极大可能看过很多个,又是这样珍贵的建议,为什么看起来还是对我们没什么用呢?原因是主动和被动的区别。你看文章,看别人拍的调查视频,这是被动接受别人的观点,很难对自己产生有用的东西,进而改变自己的行动。
所以主动的思考“向死而生”,把具体的细节记录下来,最后产生行动。向死而生这句话很诗意,也很有用。关于为什么要想象自己年老,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这些文章本身已经写的很好,我也不在多赘述。
最后我想要阐述两点我在新思维下的感悟:
1、在思想上打破时间界限,逆向看待问题,很有趣,也往往是对自己帮组很大的一个思考角度。思想的力量在于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给人以无法想象的力量。所以你怎么想,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下,很关键。
2、明确哪些知识可以给自己带来行动,因为这些才是有价值的知识。比如这篇文章,认真分析下来,主要的中心思想就是让我们提前写下自己的遗愿清单。这样的道理或许已经有很多人懂了,但有些人把问题想的一清二楚,所以行动就很自然地发生了。更多人是看了结论,被打动一下,就没有然后了。
同样的环境下,每个人的世界可能是天壤之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