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一指流沙,转眼一年即将过去,被区委组织部分配在中华村工作的这段时光是我经历最多、成长最快的时光,有幸在此磨炼,心里常涌着一种感激与希望。我想在此阐述工作以来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下面,我将分三部分介绍自己的基层工作经历:
一、善用“脚步”丈量民情 以“为民之心”践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道;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选调生下沉基层后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会和群众打交道,做好群众工作。我第一次来到中华村时,十分惊叹。惊叹于我面前的农村和观念中的农村截然不同。我出生在宁南山区的一个农村,印象中那里气候干旱、交通不便、产业发展一度难以突破“口粮农业”瓶颈,而我面前的中华村楼宇排列整齐、交通四通八达,拥有特色创业创新示范基地,面对这样的农村,我脑海里想到一个问题:我能为这样一个现代化农村做些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进了中华村村部大门,随后进行挨家挨户的走访摸排,收集村情要素。在之后的疫情防控工作、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安全生产排查工作中,我慢慢体会到我们所有的工作重心只有一个,那就是“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幸福,我们摸爬滚打、砥砺前行着。时至今日,我明白,驻村要驻“心”,认真把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解决好,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是最有价值的事情。我会继续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提高履职能力,强化责任担当,做好人民的勤务员。
二、善用“脚步”丈量责任 以“实干之心”破难关
前辈曾言:越是繁杂艰巨的工作,越能考验干部勇于担当的品质。我们身处基层一线,每天面对的不只是各项业务工作,还需经常挨家挨户走访调研。前段时间,全区需在短时间内完成安全生产排查整改工作,我和村里的网格员对村内所有燃气用户的天然气和瓶装液化气安全使用情况进行逐一摸排,白天在中华养殖园区排查统计,晚上在居民小区入户排查,可喜的是绝大部分村民予以协助配合,但也存在个别居民拒绝开门的情况。面对此种情况,网格员劝我离开,考虑到小区内存在天然气漏气的问题,我站在门外耐心向居民解释天然气漏气的严重性以及我们的排查目的、解决措施等,居民才放下了戒备之心敞开大门。入户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但我深知,任何时候人命关天,安全生产排查整改决不能落下一户一人,必须以责任之心、实干之心守牢安全生产红线底线生命线,让人民群众安心放心。此外,在日常工作中,我也将以责任之心、实干之心破除材料撰写时的谋篇打磨之难关、信息报送时的及时有效之难关、任务布置时的统筹协调之难关、档案整理时的求真求细之难关,在基层一线继续精耕细作,多出实招多求实效。
三、善用“脚步”丈量路途 以“淡泊之心”强本领
基层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末梢,不仅要处理各领域各方面复杂的社会问题,还面临着繁重的行政压力和多元的社会需求。要想做好基层大大小小的事情,就得淬炼过硬的本领。在基层一线“蹲苗”是我们选调生提高本领、充实自我的重要路径,我们应珍惜有限的锻炼周期,不断在国情调研和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淬炼本领,如在调研的过程中,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断练习如何与群众打交道,注重有效沟通,进而察实情、出实招,不断推动工作进程。摒弃“心浮气躁、急于求成”的心态,稳扎稳打,在每一件细小的工作中总结经验办法,一步步提高自我能力水平。同时也需避免一味追求“轰动效应”、只做能出显绩的工作,沉下心来,放眼长远,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自觉克服“跳板”心理、力戒心浮气躁,努力在沉潜、累积、锻炼的驻村阶段有所收获和成长。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我深知上级“墩苗”计划是培养新时代优秀干部的重要方式,我会珍惜在基层历练成长的机会,继续带着“我能为这样一个现代化农村做些什么”的问题,扎稳扎牢自己的“初心之根”,不断在基层一线和人民群众中汲取养分,努力成长为群众能认可、信得过的新时代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