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一篇《怎样算恶业?恶业大小的衡量,同样杀生为何造业不同?》中提到会写哪些职业易沾染业障,或者容易造恶业。今天来完成作业。
我们在世间的所做的事,大致分为三种:
第一种,做的事情会为我们带来功德,日后可能转化为福报。
第二种,做的事情对众生没有好处,但也没有坏处。比如我们通过努力实现了某个愿望或梦想,而这愿望或梦想只是自己想要的,众生并未从中获益,但也没因此而受到损害。这种事的达成,会消耗一些我们的福报。这件事情越大越难,消耗的福报就越多越快。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福报支撑,是不可能做成事情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努力的人们,有的能成功,有的却怎么都不行。
第三种,做的事情对众生或这个世界有所损害,就会直接损耗自己的福报。有些人做了对众生或世界有伤害的事情,并以此挣钱。也确实挣到了钱。但等他的福报损耗殆尽的时候,就是他将遭遇厄运的时候。
任何人,当福报账户的余额见底的时候,都是要倒霉的时候,所以,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要尽量多做那些“对众生有利而无害”的事情,哪怕很微小,也会一点一点增加功德。在我们偶尔无意中做了伤害别人的事情时,至少还有以前存下的余额可以抵挡一阵。
由这样的思路去展开思考,不难分析出哪些职业容易沾染业障、容易造下恶业。就是上述的第三种事情。
比如:捕鲸船上的海员等等需要经常杀生或破坏自然环境的职业。这很容易理解。
但有一些职业,看起来是非常光荣,也每天都在帮人救人的,却也容易沾染业障,比如:医生、律师、命理师、道士、和尚等。
因为这些职业都背负着救死扶伤、排忧解难的重任,稍有不慎,便会对他人造成负面影响,或陷入道德的困境。
比如命理师,若给人批错并用错误的建议影响了他人的选择,很可能因改变了他人的因果,而需要承担一部分不属于自己的因果业力。
比如医生,虽然在治病救人,但也有因为疏忽大意救治错误而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情况,这都是要担一部分因果业力的。当然,如果因为特别敬业而额外挽救过许多人的生命,因此而得到的功德,或许可以用来抵消一些上述的不良业力。
律师、道士等等也都同理。
所以,可以看到,报酬和风险是成正比的。有些职业,做得好,不仅收入高,受人尊敬,还能有机会给自己积累功德。但做不好,会被人骂,更有沾染业障、福报受损的风险。
所以,有多少能力,愿意承受多少风险,就去匹配相应的工作。不去贪心,更不去盲目羡慕和攀比。
人世走一遭,闭眼之时,钱财功名都带不走,只有业力和福报真正属于自己,都记在灵魂里,以此计算下一世的去处,如果再投生为人,则可以决定投胎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
同样都是工作挣钱养活自己,选择什么样的职业,还是很有讲究的。
以上仅为个人思考的分享,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