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凯平: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情绪与情感
一、什么是情绪?
情绪:是我们对内外在刺激的主观反应
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情绪的功能
- 激发心理能量
- 心理活动的组织者
- 人际交流的工具与手段
- 连接群体的纽带
二、情绪的心理学研究
主要的情绪理论有四种,分别是James-Lange theory,Cannon-Bard theory,Schachter-Singer theory,Opponent-Process Theory。
。
最早的情绪理论:James-Lange情绪理论
由两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美国心理学奠基人(1884)和卡尔.朗格(Carl Georg Lange)(1887)分别独立提出。该理论认为情绪不是由感知到的事件所引发的,而是由对事件的身体反应所引起的。
Connon-Bard theory
坎农-巴德理论,发现James-Lange理论有一些错误,不同的情绪可能有同样的机体生理变化。
Schachter-Singer theory
Stanley Schachter沙赫特和Jerome Singer辛格,他们认为情绪体验取决于两个因素:心理唤醒和对该唤醒的认知解释。
Opponent-Process theory
Richard Solomon和John Corbit,他们认为情绪体验阻断了身体状态的平衡,而我们的基本情绪都有其相反的情绪,即情绪都成对互补出现。
三、达尔文的情绪进化理论
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1934年2月15日-) 的基本情绪理论认为,人类的情绪都是通过面部表情表达出来的,可以由可以由同样的心理因素激发。
跨文化的表情比较研究:
- 人们对愤怒、厌恶、恐惧、快乐、悲伤、惊讶的认识是一致的。
- 不同文化的人对表情地辨别是一致的,非工业化的国家也一致能够辨别表情。
- 人类的基本情绪体验是基本相同的
- 人类的情绪是进化的产物
- 面部表情反馈假设:情绪↔️表情 。来自 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
知识小结
四、情绪的文化差异
1、情绪价值理论
2、不同文化对情绪的生理定位不同
美国、中国➡️心脏
日本➡️腹部
欧洲➡️脑
马来➡️肝
3、情绪发生在某一环境下的频率
中国“害羞”频率高。
爱的频率和60年代相比变高
4、情绪的表现规则:
- 衰减情绪反应
- 放大情绪反应(听到别人去世)
- 综合情绪反应
- 限定情绪反应(不能狂喜和骄傲)
- 掩饰情绪反应(偷偷笑、默默恨)
- 伪装情绪体验(假笑)
迈克尔·科尔(Michael Cole) 教授发现,情绪表现规则,是我们从小就学习到的行为方式。
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教授发现,不同文化的人对负面情绪的表现规则是不同的。
不同阶层对情绪调节也不同
辩证情绪的文化差异
五、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是由丹尼尔·高尔曼提出的,最早是由他的老师、耶鲁大学的* 彼德·萨洛维、 约翰·梅尔提出
个体感受情绪能力的差异
- 感受情绪的能力的差异
- 监控管理情绪的能力
- 利用情绪的能力
- 对情绪意义的理解能力
提香式微笑:人类真实的微笑,生活更幸福。
如何提高情商?
- 了解情绪的意义和价值
- 管理和控制情绪
- 观察理解他人
- 正确分析解决问题
- 富有同理心、同情心
情商是可以提升的,需要我们自己的修身、修炼、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