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以为自己是个没有主见的人,因为不相信自己的判断力,遇事总喜欢询问周边人的意见,实际情况是,往往问了一圈的人,觉得A的分析很有道理,B的意见也没错,问到最后,自己越来越迷茫,越来越焦虑。
小到穿哪件衣服好看,选哪个包包,大到我创业,是否要选择这个项目,选择后是否选择合伙人。我都会寻找周围朋友,想听取他们的建议。热情的朋友总会给出我从他的角度出发的观点和建议。似乎我总在迷茫,总在摇摆,总在纠结,因为自己的选择困难综合症,让自己总是前进的小心翼翼,即使这样,也总不能让自己满意,而且感觉生活好累。经常有那么一瞬间,特别想有这么一个人生导师:他能熟知我的一切,能猜透我的心思,能读懂我的感受,能为我量身定做我的人生规划,在关键时刻,能帮我做出猜透我真正想法的选择。就这么一路走着,一路迷茫着。
突然有一天,于写作中,我遇到了这位人生导师。于写作中,我意识到,为何一直有选择综合症:我总在听大多数人对我说的话,对我的建议,却很少听我的本能对我说的话。
自由写作中,我倾吐内心的感受。很多过去的事早已经忘记其中的一些细节,然而那时的感受却在我的指尖如镜子般呈现出来。
感受是灵魂的语言。
当我在自由写作中,跟随着自己的感觉,不时的会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声音出现在我的内心。这个声音让我知道自己对于困扰我的事件的真实想法。也会让我很容易做出遵循内心想法的选择。以往,我总是忽略它的存在,虽然离我最近,却很少去倾听这个声音。
当我在意自己的感受,倾听内心的声音,我对于事件的看法与鉴别越来越依附于我自己的亲身体验,而不是从别人的话语中获得。由体验中,渐渐形成自己体验后的思维,而不是从别人那里直接拿来套用的。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很多时候,大道理都有一定的适用环境,我们只是觉得道理有用,却很少去思考道理适用的环境。
写作中追寻自己对于一件事情的经验和感受,我会发现,这是我对于该事件的实际和本能的认识。虽然不见得多么高明,但这是最适合我的认识。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区分一个话语是说的事实,还是来自他处。就像,我一直无法区分自己是否喜欢和孩子互动。因内心有一个声音说:你最喜欢小孩子了。于是我沉下心来问自己:这个话语是来自于父母,还是你自己切身的感受?幼年时,最常听母亲讲她喜欢小孩子,也经常听父亲讲,母亲最喜欢小孩子,于是我也一直觉得我喜欢小孩子。而实际情况是:在我和孩子互动的时候,也经常会感觉到烦躁,感觉到累,如果说带孩子玩和自己独处欣赏一处美景来比,我肯定选择后者。对于如何区分哪些声音是自己的,哪些声音来自他处,可以应用以下的原则:
内心声音的信息,永远是自己最高级的思维、最清晰的话语、最美好的感受。别的则来自其它根源。
最高级的思维永远是包含了欢乐的思维。最清晰的话语永远是包含了真相的话语。最美好的感受是称之为爱的感受。
当我倾听内心,我知道了自己的灵魂需要欢乐、真相、爱。这些成为我判断事件的依据。
当我再面临选择的时候,我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听听自己的是怎样的经验,自己的真实感受如何,如此做出的选择和判断会让我内心体验到宁静,同时内心充满了力量。
没有一个人比你自己更懂自己;没有一个人比你自己更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没有一个人比你自己更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没有一个人比你自己知道自己该走向何方。当面临人生中的大大小小的选择不知如何去抉择,当自己在人生旅途中迷茫,当你特别需要一个人生导师,请静下心来,好好倾听内心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