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语文是一门技术活

      最近听了好多课,感觉自己好像刚刚入门,知道如何讲授语文课。也突然发现其实,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对于把控课堂节奏,如何引导学生们理解文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听赵老师讲《红楼春趣》才知道,原来文本如此有“趣”。事有趣,人有趣,连风筝也很有趣。再从有趣对话中感悟,人物性格,不由自主的爱上文本中的人物。给宝玉解围的黛玉,不端架子,率真的宝玉。个个人物跃然纸上。让我忍不住想去继续探究这一群人,以后又发生了什么样有趣的事。

      听刘燕老师讲老舍的《母鸡》,才发现原来朗读如此重要,原来对母鸡情感的前后对比竟然可以讲得如此清晰明确。从母鸡到母亲,到老舍的母亲,层层递进,我才恍然发现,原来感染学生情感可以这么做!

      听了两次李悦老师的课《青蛙卖泥塘》,感受到了化腐朽为神奇。原来老师从不同角度切入文章,会产生这么大的不同。

      听一堂课,如同一次享受。每次都让我发现一个新的世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