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村使用的胶皮轮子大马车,已经越来越少了,逐渐被拖拉机等各种农用机车淘汰了。许多年轻人并不知道,胶皮轮子马车也是一步步进化而来的。以我亲眼所见,就经历了“三代”改进。
——我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期,住在辽沈之间的偏远农村,亲历了三代农用大车的进化过程。简要的说,从大铁车,花轱辘车,再到有滚珠轴承橡皮轮胎的马车。这几种车型,车棚子都没有太大变化,主要是车轴与车轮子的改变。那么,最古老的大铁车是什么样子呢?从我能识别大车的时候开始,在农村能见到的大铁车,已经不多了。主要特点是“连轴转”。就是车轴与车轮子固定在一起。车轮子非常笨重,圆形的车轮子中间,由一根粗木头支撑着车轮子,再用两根稍微细一点的木柱,与粗木头十字交叉,仿佛是一个“丰”字,去掉中间的一横,支撑着车轮子。在车轮子外面,再钉上手指头厚的铁板,防止木头轮子被磨损。车轴有一尺来粗,将两个车轮子固定起来。在车轴与车棚子接触的两端,在车轴上,镶嵌七八条外侧磨光的铸铁条。它的作用:一是增强车轴的抗磨损能力,一是磨光的铸铁,再加上车油,可以起到润华作用,用马拉车会省力气。而车棚子与车轴的接触处,在车棚子底下有个车胎,车胎下面安装一块轴瓦,是半圆弧形的,正好扣在车轴上。这就是老旧式大铁车的基本形态。为了减少摩擦力,每台大车都有一只油瓶,挂在车压箱的“胖柱子”上,看到车轴干了,没有油了,就用瓶子里的“油刷子”,往车轴上抹抹,摩擦力就会小很多。这种“连轴转”的大铁车,至少要用三四匹马,才能拉动。有钱了人家,甚至用五匹马到七匹马拉车。由于,使用马的数量多,道路的宽窄不同,解决的办法就是“出长套”。建国后出生的人,都没有见到过。最常见的是,一匹马驾辕,一匹马拉套,或者两三匹马拉套。而“出长套”,以六匹马为例,一匹马驾辕,三匹马拉套,在前面再加上两匹马拉套(把车套的绳子延长)。这样,从侧面看,拉车的马就是两匹马在前面,中间是三匹马,最后是驾辕的马。它的益处是,出长套既可以增加动力,又可以在道路泥泞不堪的情况下,“前套”或“中套”,总会有能使上力气的马,保障车不“打误”。但是,这又给赶车人带来一个麻烦:赶车用的鞭子不够长了。所以,就得用两个鞭子,一长一短。赶车老板子,如果看到最前面的马不用力,就得使用大鞭子打马。如果中间的马不用力,再用小鞭子打马。两只鞭子不能同时使用,就把不用的鞭子,插到车压箱的一个小空里,随时更换。这种旧式大铁车,实在是太笨重了。我刚懂事儿的时候,村子里没有几台了。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有了“花轱辘车”,这种车不是“连轴转”了。而是,车棚子与车轴固定在一起,马拉车的时候,只有车轮子转动。车轮子的形状也改变了。圆形的车轮子中间,有个“油葫芦”,分为木轴与铁轴两种。在车轮子与油葫芦之间,用比较细的木头支撑着,如同一朵“花瓣”。车轮子外层,也用铁皮包裹。这种车,马拉起来省力多了。使运力与速度都有很大提升。
——大约在解放战争时期,我们经常见到国民党军运输物资,都使用胶皮大车了,而农村还没有。解放以后,我们村里只有两家才有胶皮车。一家是老姚家,另一家是谁家,不记得了。只用一两匹马拉车,就跑的飞快,农村人都很羡慕。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建国后不断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原来以牲畜为动力,逐渐被机械化所代替,各种各样的拖拉机等机械动力,代替了马拉大车。农村里的胶皮大车,已经逐渐减少了。作为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亲眼见证了这段历史。如今,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四亿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根本性改善。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获得的物资成果,追赶上西方国家用几百年创造的物资财富。我为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而自豪。
——东海翁:记于2021年4月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