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篇文章叫做《用羊皮纸练字》。文章作者在法国留学的儿子发现,很多法国人是用昂贵的牛皮纸让小孩子练字的。法国中产阶级家庭,父母在孩子幼儿时期就会给他灌输一种观念——把学习当作娱乐。
这当孩子还在学说话的时候,妈妈就会买给他触感极好的羊皮纸,要然后不断的用它来接触孩子的脸,并对他说:“你看多么柔软,这感觉多么好。”孩子开始喜欢上羊皮纸的质感后,妈妈便会在羊皮纸上写字,一边写,一边对孩子说:“听听笔尖跟纸面摩擦的声音,好不好听?是不是很像音乐?”于是孩子便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妈妈写字时所发书的声音上,一段时间之后,每当听到这个声音,便会露出幸福的笑容。很快,孩子会想要自己去尝试,这时妈妈就会把笔和羊皮纸都给孩子,说:“你也来试一试吧。”孩子就会迫不及待地拿起笔,在羊皮纸上写字,当然这时写出来的字肯定不太好。妈妈会一边亲孩子的脸颊,一边温柔的对他说:“你写的是真好看”之类的话。这样不断重复几个过程后,孩子就会把练字看成一项娱乐活动。
这部分记忆一直深深的刻在法国人的脑海里,因此,在如今这个电脑打印普及的年代,法国人还是偏爱用笔写出来的字。
法国妈妈不仅用这种方式来教孩子写字,同样也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当孩子读完一本关于历史、美术或者音乐的书后,妈妈就会带孩子去博物馆美术馆或者音乐厅,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书中介绍的内容。有了这样的经历,孩子当然就会喜欢读书。
反观中国现在的孩子,把学习当作娱乐的应是凤毛麟角吧。大多数孩子认为学习就是受苦,读书就是为了升学,为了考试,这样的读书哪有乐趣可言?
曾经问过几个高中生,他们都说:“如果不是为了考大学,谁要读这些书?”高考结束之后,最常见的情景就是书本漫天飞,那些书或是撕了、或是被卖掉、烧掉,反正终于解放了,不用再做书本的奴隶了。这样看来,孩子们对于读书、学习的心情,不止是没兴趣,怕是还有些憎恨吧。
看到这儿,中国的家长会叫屈:“不是我们不爱孩子,也不是我们不想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下成大,一直以兴趣为导向来学习,是中国的教育环境不允许啊!”
的确,目前在中国的教育体系还是“一考定终身”。家长们认为如果上不了大学,孩子就可能跟不上社会发展,今后只能从事比较低级的工作,没有前途。这样一来,孩子们读书学习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升学,考大学,考名牌儿大学。但是考什么专业,以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却甚少思考。这多少有点本末倒置了,“上大学”不应该是学习的目的,只是阶段性成果。如果先有明确的目标和理想,再为此奋斗学习的话,学习也许就不会如此乏味了。
同时,中国的教育环境的确不容乐观。教育资源的有限与众多人口之间存在巨大缺口,中国高考虽然不再是前些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上个普通大学,哪怕是一本都无法满意就业的现状,还是让家长、孩子们忧心忡忡;同时,学校的江湖地位、老师的工资奖金,全凭“升学率”定输赢的竞争机制,也让考试分数成为必争的“倚天剑”和“屠龙刀”。“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话在我上学的时候就是要诀,没想到过了20多年,儿子上学还是“必胜决”,让人情何以堪!
这些年虽然高校不断扩张,开启了教育商业化的模式,一方面,为更多的孩子开启了高等教育之门,但同时也需要付出昂贵的学费;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普通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远不如高职高专和技工学校毕业生走俏。以前不上大学找不到”像样”的工作,现在花了钱,上了大学,还是没工作。这样的形势,逼得普通家庭的家长和孩子们更加削尖脑袋,一定要挤进名牌儿大学,于是应试竞争越演越烈。
眼看着孩子们的镜片原来越厚,觉越睡越少,我们的教育是否也偏离初衷越来越远了呢?我们做家长的是否需要停下来,反思一下自己的心态?我们是否不自觉地,在为中国教育环境恶化推波助澜?
学美术,学音乐的目的本应是提高孩子的艺术素养。但现在大多数家长让孩子学艺术,上兴趣班却是为了考级,为了中考、高考加分。有的孩子苦练N年,考了九级,十级,但是一旦通过了考试,就再也不愿意再练琴或是拿起画笔了。为什么?因为那只是升学的一种手段,是家长强迫他们去做的,并不是他们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历和金钱去考级,难道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憎恶艺术吗?
读书也是一样。我们一面说孩子不应该为了应试死读书,一面又会剥夺他们去看其他“闲书”的时间,用于应试。
一个中学生从早晨6点起床到晚上23点睡觉,每天学习时间在17个小时以上,这样的超负荷学习状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种煎熬下的孩子,想干的、有兴趣的事应该都是“不务正业”与考试无关的吧,比如漫画、聊天、游戏、谈恋爱……而这些乐子自然是都被老师、家长视为洪水猛兽,要严防死守的。
想干的不能干,每天都在做着不愿意做的事情,许多中国的孩子都生活在纠结之中。好在中国有一个字叫做“忍”,心字头上一把刀。如果孩子们在这样的想法中,忍了十二年,你还奢望他们一朝上了大学会努力读书吗?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大学里那么多的大学生不务正业,无所事事,吃喝玩乐,浪费着父母的血汗钱,同时也消耗着他们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
这是多么让人痛心的事情啊,大学阶段是人生中最适合读书学习的时间。国外小学,初高中阶段相对轻松,但正经大学都是宽进严出,不好“混”。做课题,搞研究,不刻苦努力是很难毕业的,研究生,博士生更甚。这样的教育体系可能更符合孩子成长规律,更合理。
也许改变不了中国教育现状,但作为普通的父母,我们一定也可以做点什么。
王海鸰《成长》中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
“妈妈,你说,我要是长大考上了清华也考上了北大上哪个学好?”
稚嫩的童声犹在耳旁,当年的喜悦已成痛楚;她把自己和儿子的人生都押到了儿子身上,背水一战,义无反顾,却落得个烟灭灰飞,梦幻泡影。总以为自己、以为自己的儿子与众不同,到头来不过是芸芸众生。
扪心自问,我们真的是期望自己的孩子都成为人中龙凤吗?也许我们真正希望的,还是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快乐的长大成人吧!
那么,为了孩子不输的起跑线上或是自己的面子,拖着他们行走于各种培训班之间,弄的大家身心疲惫,真的必要吗?那么,除了大学之外的选择又有何不可呢?培养出一个自食其力,对社会有担当的人,是否比养一个眼高手低,只会读书的“啃老族”更有益于社会?
爱因斯坦说,教育的初衷就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正本清源,我们也许可以调整对孩子的预期,放松心情,重新审视一下对孩子更合适的教育方法。为了孩子的快乐健康,也许我们至少可以做到:
不盲目为孩子报一堆培优班,如果他们并不喜欢;
让他们尽可能地多地享受学习的乐趣,要允许内容与考试无关;
多留给他们一点“开脑洞”胡思乱想的时间,创造性、想象力正是在这时生出翅膀;
允许他们不是太在意分数和名次,因为老板们的学历也都不高;
多关心他们身心的健康而不仅仅是成绩,毕竟,“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这不是螳臂当车,也不是消极逃避,只是想在滚滚应试洪流中,努力张开双臂,为孩子遮挡片刻风雨。也痴想着,双木成林,这样想的人多了,也许就可以共同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