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儿个就是高考了,虽然今年由于疫情将高考延迟了一个月,可不变的依然是炎热的天气和每个高考家庭中焦灼的心。
高考下的那种炽热又把我拉回15年前,对,15年前,我也是一考生。我的高考牵动着母亲的心,我的高考也是母亲的高考,她的心随着我度过了高三一个又一个紧张的日子,到了上考场时,母亲的心也随我一同进了考场。
我是复读生,经历了两届高考,母亲的心就陪着我跌跌撞撞的走过两年细细碎碎备战高考的日子。公布成绩后,当我得知我考上的那一刻时,母亲要比我激动得多,我明显感觉到她紧张的神经从此舒展开了。
那年,母亲的头发迅速花白。
回顾高考的日子,除了那些写不完的试卷,记不完的公式外,要算是母亲跟着我一起操心高考的日子了。因为她是我的母亲,所以我的高考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母亲的高考。这一年,母亲比我起得早,因为她要为我准备早饭;这一年,母亲睡得比我晚,因为她要看着我入睡。我常常爬在桌子上睡着,母亲不忍叫醒我,又害怕耽误我的学习,于是就静静地坐在桌边等我醒来。在睡眼朦胧中,灯下看见母亲依然精神抖擞的样子,我瞬间打起精神,母亲就这样一天又一天,跟着我熬到了高考的那一天。
第一年高考成绩并不理想,母亲没有怪我,只是背过我唉声叹气,她的白发在加剧拔节生长。我愧疚极了,她并没有要怪我的意思,没有讽刺,没有嘲笑,只是淡淡地说:“补习去吧。”别人问起我的成绩时,母亲也极力维护着我。我知道,其实,母亲的失望要胜过我,那时候,我不明确考不上大学对我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年轻气盛的我,总以为摆在我眼前的路会有很多,事实证明,即使大学毕业后,可供我选择的路也并不多。数年后,我终于明白了母亲的那一声叹息,她的一声轻叹,重重地砸在我的心上。
我听从母亲的安排,走上了复读的路,复读的学校在离家不远的外县。这一次,母亲没有跟随我而来,这下,成了我一个人的高考,在我心里,其实是有些庆幸的,我终于不用再听母亲的唠叨了。复读的日子是苦的,昼夜不停的练习、算题、背知识点,加上又结识了一群新朋友,我自然是将母亲忘记了。偶尔打电话,母亲只是问钱够不够,其他的也不多问,因为母亲并不是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她更不擅长煽情。于是,我像例行公事一样回答,我以为,母亲终于跟我的高考撇清了关系。
时光荏苒,转眼又是高考。高考前夕,母亲的电话特别多,我知道她一定是想把积攒了一年的叮嘱都告诉我,至此我才明白,她的心原来从来不曾离开过我。母亲说,她要来陪我高考,我坚决不同意,并声称:“来了我就不进考场!”母亲拗不过,没来。有了第一次高考的经验,我倒是自由自在,两天时间,眨眼而过,无论结果咋样,意味着从此我就要远离了任务繁重的中学生活。考完试,前脚刚进宿舍,母亲的电话便不偏不倚地打到宿舍,问我考得怎么样?她的心情似乎要比我紧张得多,我这才发觉,尽管母亲在家,她的心依然跟着又紧张了48小时,那漫长的48小时,她是怎么熬过的呢?不,不仅仅是48小时,而是一年时间!回到家,我分明觉得母亲的头发更加花白了,根根系着对我的担忧。
成绩下来的那一刻,我得知考上了,母亲竟然像个孩子般一样开心得手舞足蹈,仿佛考上的不是我而是她。其实,那就是母亲的高考,因为我的高考从来不曾与母亲分开过。
我的高考,熬白了母亲的头发。
如今,又是一年高考时,问起母亲时,她竟然不知道今年的高考延后了一个月。的确,自从我考上大学后,高考从此再与母亲无关。
2020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