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要“面子”更要“里子”

    车水马龙的大街、悦目怡心的公园、鳞次栉比的高楼,这是一座城市看得见的“面子”工程,燃气管道泄不泄漏、自来水管出不出水、汛期暴雨会不会“看海”,这是关乎城市安全的“里子”工程。“城市发展不能只考虑规模经济效益,必须把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7月举行的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

    “面子”是城市的形象,“里子”是城市的支撑;没有“里子”的过硬,就不可能有“面子”的光鲜。建设韧性城市,就是强调城市建设的“里子”工程,让城市像弹簧一样有张有弛,在面对灾害时可以快速保供、保畅、保安全。随着我国城镇化步入快速发展的中后期,城市建设重“面子”更要重“里子”。一方面,部分城市的部分基础设施“先天不足”,建成时间早、设计标准不高、长期高负荷运行,集中进入老化期,一些老旧设施“带病”作业问题突出,另一方面,城市人口、资本等各类要素高度集中,运行系统越来越复杂,灾害风险的联动性进一步增加,防控难度加大。

    抓好城市建设的“里子”工作,要坚持系统观念。城市安全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必须用系统观念、统筹协调来预防和解决。完善城市管理统筹协调机制,让各部门专业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防汛才能事半功倍,统筹地上和地下,做到“里子”“面子”一张图;统筹当前和长远,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整体性、系统性;统筹建设和运行,加大对运营维护的资源投入……坚持系统观念,才能真正增强城市韧性。

    抓好城市建设的“里子”工作,要强化科技赋能。我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大城市和城市人口,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只靠人海战术已行不通,必须依靠科技手段,提高工作质效。以正在推进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为例,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度融合,能实现对“生命线”运行数据的全面感知、自动采集、监测分析、预警上报,推动风险防控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从人海战术转向智慧防范。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以科技赋能增强“里子”工程,才能更好夯实城市安全发展根基。

    安全可靠,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前提。“里子”愈厚实,“面子”才愈亮丽,百姓生活才能安心、放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