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军胜
因心怀期待初遇美好的愿景,让自己连续三天起了大早去县城火车票代办处排队买票。最后一次冒雨又去买票,好在如愿。当拿着印有开封至哈尔滨、哈尔滨至海拉尔两张火车票时,确认了曾多次打退膛鼓的远行终成行,如同我买票的经历一样。
第一次走那么远的路,竟是充满着那样的离奇与新鲜。
从开封汽车站出来后,几经问路后,直奔火车站。正值学校秋季开学,当天那列发往哈尔滨车站的火车,人很多,大多都是学生。在火车有序的前进、停止中,一路上,被他们的活力青春气息所感染。他们很是友好与热情,我几次把坐位让给那些蹲在过道的同学,让他们坐上去休息会。
两张车票选择的都是硬座,从开封坐到哈尔滨东,近30个小时。到车站后,夜里10点多。那时不懂得转乘,我随着拥挤嘈杂的人流出了车站,后来又站在进站口重新排队,进入车站候车厅。深夜11点,候车厅里人还不少,有躺在椅子上睡着的,有仰着看车次提示牌的。我找了个椅子会下,不时地看着手表,唯恐错过不久即来的火车。
终于在历经近几十个小时的火车上度过后,最终到达美丽的边境城市——海拉尔。车站不大,如同我们县城的火车站。踩着脚下唯独火车站才有的大小均匀的小石子,拉着皮箱,向负责接待的酒店打个电话。
置身于遥远的城市里,一下子放飞了心情,心境开阔起来,舒畅、清新,内心感谢自己当初的坚定,从此喜欢上了远行,虽然曾经曲折。后来才知道其他参会的同事,全程只用了四个小时间就飞到了。还好,庆幸回来时买了到北京的机票。而从北京回郑州,因为是临时买票,幸运买到了普通列车的站票,硬是站着十来个小时。
回想全程,在火车上,没有时间观念,只知道困了睡,醒了泡方便面吃,没途的风景很快一闪而过。时间越发漫长,急驶相向而行的动车的气流,冲得我们慢腾腾的列车晃了几晃………
一路上,心里不停地念叨着她的名字,自驶进内蒙边界后,我们兴奋了。映入眼帘的是无垠的草绿。直到进入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才看到成片的羊,如同成片的云。
或许是在行进途中,看到当地人骑着摩托车在追赶一匹脱缰的马,等终于追上时,几人把马结实地拴起来,抡起鞭子不停地抽打。第二天来到草原,导游让骑马。想起那匹挨训的马,却不敢靠近,哪敢再去体会策马扬鞭、尘土四扬的想往之景。其实骑马上去,也要有当地人牵着马,在围有栅栏的圈子里走上一圈。
换乘大巴后,我们的车子渐渐进入草原内部,随着起伏的山脉,如同地毯一样,草原上马羊多了起来,有的还跑上了车子通行的公路上东张西望,我们不得放慢车速。
一路上听了呼伦、贝尔的传说,走进了呼伦贝尔,来到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
几位蒙古姑娘手捧碗酒,身着盛装,披着洁白的哈达,列队来到我们面前,让喝下马酒。随着右手无名指沾酒碗时的酒,弹向地面。再沾酒,弹向天空。再拭额头。祈天祈地祈自己。一起丢下的,还有更多的记忆。我虔诚地喝了下马酒。味较淡,颇有草原特有的青草气息,回味清远。
在蒙古包门囗,两位男子吸引了我,他们正满有深情,忘自投入地拉马头琴,一下子喜欢上了那悠扬的琴声。
蒙古包、烤全牛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记忆,还有草原的蚊子,同样给我们此行增添了乐趣。
在草原的晚上,吃过烤全牛,同事们围着篝火欢快跳着,转着。我们不会舞的几个同事,委婉地站在附近看着,感受他们火一样的热情,欣赏她们婀娜的舞姿。
汽车前行的路上,经过一片很大的白桦林处,导游让自由活动,我们几个走进白桦林深处,追逐嬉笑,找寻童年的梦想。
来到中国第一湿地,来到了国门前,一切如影随形。只知道,从海拉尔去满洲里的大巴车内,我们一路上看的最多的就是《成吉思汗》的车载影视。
此行,最大的收获,就会学会祈祷,学会祝福。
最后还是带着不舍,带着留恋,走了,离开了喜欢的地方。
去年,我们又去内蒙,好感却未如初。没有体会到书中说的“天苍苍,夜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倒是真的有了“风吹”,触及到了“草低”,就是那种低得能见到土地的、稀疏的草……
若有缘,还愿去那个地方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