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修结束的时候正在下雨,普沐师兄说她正好在地铁站附近,可以送我一程。一把伞,两个人,在雨天行走,也别有一番滋味。普沐师兄是79年的人,至今未婚。她说后面可能会出家,所以单身会比较好。
雨开始渐渐小了,依如我们不知道的命运,雨什么时候会停下来,我们也不知道。而此时,我很佩服普沐师兄的勇气。一位女性,在这个烦躁的世界,能够坚守自己的信仰,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小文艺结束,写下共修的几点感悟:
1、 过犹不及和按部就班。藏传佛教讲究次第,讲究学佛要按部就班,这让我想到了孔老夫子的过犹不及。从高到低只需要一个心态上的转变,而从低到高需要提升的不止止是心态。我不排斥多学,也不排斥按部就班,只要把心态把握好,怎么样都可以。
2、 阿赖耶。经常听说这个词,可真心不懂。师兄们给我的解释是像是一个孵化器,各种因种在上面,一旦对这些因进行浇灌施肥,会结出相应的果。百度了一下,阿赖耶解释如下:
阿赖耶,梵语a^laya之音译。为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识)之一,九识(八识及阿摩罗识)之一。又作阿罗耶识、阿黎耶识、阿剌耶识、阿梨耶识。略称赖耶、梨耶。旧译作无没识,新译作藏识。或作第八识、本识、宅识。无没识意谓执持诸法而不迷失心性;以其为诸法之根本,故亦称本识;以其为诸识作用之最强者,故亦称识主。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之种子,故亦称种子识。
3、 关于出家。有一次,出离的心真真切切,对一个认识上师说了自己的想法。上师说:不要着急,先接触几年。如果过个几年这种想法还有,可以先短期出家。真的适应再考虑出家的事情。
最近听到很多师兄说不结婚是为了后面出家。虽然自己有时候也有这样的想法,可转念又想,出家是为了什么?出家之后我能做什么?如果不出家,这些事情是不是就做不了了?。
问了自己几个问题之后,突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再加上尕金的建议,这种念头反倒熄了下去。至于后面会不会出家仍旧无从所知。其实,在家修行的大成就者也有很多,像耳熟能详的维摩诘,陈建民。他们的成就甚至超出了一些出家的师父。所以,于我,出不出家并不是一个检验对信仰坚定与否的标准。如果能够遇到有缘的人,一起共修进步,出不出家已经无关紧要。
4、 因果。共修课上一个师兄分享了一个小故事:一次天葬中,因为尸体中有一个大恶人导致这次天葬的尸体都受到了污染。秃鹫在远处看着,没有了往日的兴奋。师兄说就是因为这样一个人让和他躺在同一片地方的逝者都受得了污染。
其实,从因果上来说,和这个大恶人躺在同一块地方并不是没有原因。说到这想到一个笑话:一个男人结婚时向上帝发誓忠于自己的婚姻,可婚后不久他就出轨了,他惴惴几天后发现也没什么报应,也就淡忘了。直到一天他坐船航行遇到了暴风,他突然意识到这是上帝的惩罚,于是赶紧跪下祈祷:请求看在其他无辜的人分上饶恕他。这时,只听天空传来了一个低沉的声音:你以为这些年我闲着呢。凑齐这一船人我容易么我!
所以,可见,和大恶人在同一个人地方并不是无缘由的。共修课结束的时候,另外一个师兄说听了这个故事有些担心。其实,没有必要担心。如果如归如法的修行,遇到这种事情的几率几乎为零。换个角度来说,如果命中真的注定,说明可能是自己无意间种下的阿赖耶,既然这样,不如坦然接受,说不定会有另外一番局面。
5、 中阴:佛教说,人死后以至往生轮回某一道为止的一段时期,共有四十九天。此时期亡者的灵体叫做中阴(Antrabhara)。
中阴是机会,但能够让我们抓住机会的中阴又是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它们都是心的不同状态和不同实相。
在佛教的训练里,我们透过禅修来准备,正确地发现心的各种相关层面,并娴熟地进入意识的不同层面。在整个生死轮回中,我们所经验的各个中阴状态和意识层面,两者之间具有清楚而确定的关系。所以,不管是我们存活着或去世后,当我们从一个中阴进入另一个中阴时,意识会相应改变;我们可以透过修行,很切身地认识这些改变,最后则完全掌握。
暂时就这么多,想起来再补充。
灯灯 2014年6月12日共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