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心:耐心
哭是婴儿的人生主题:
饿了——哭
困了——哭
拉了——哭
痛了——哭
哭哭哭哭,如果没耐心就不要生了——写给即将要宝宝的你。
为什么要耐心?
耐心有助于你情绪平和的分析宝宝的需求,促进亲子关系。举个例子:半夜,宝宝哭得响亮,而此时已经筋疲力尽的你,没了耐心,索性放任不管,继续呼呼大睡。导致的后果可能会有这些:
(1)宝宝失去对妈妈的信任,因为哭了得不到正向回应,得不到安抚,容易造成疏离感。(成年后可能出现感情淡漠、易怒)
(2)可能造成宝宝陷入困境,近年来蒙被综合症造成婴儿窒息的死亡案例屡见不鲜。我想妈妈一定不希望宝宝发生意外。前天元元夜里突然大哭,我赶忙起身,发现帽子盖住她的眼睛,被子盖住她的头——看到这场面,我吸了一口气……
(3)宝宝因为失去安全感,更加闹腾。娘俩难得好觉。
2.第二心:细心
细心有助于你分辨出宝宝发出的信号,及时帮助宝宝清理障碍,同时可以预防一些不必要的病症。以下以元元为例来说明。
拉臭臭的声音是puxi——puxi——
饿了的哭声是哇——哇(深呼吸再继续)
喜欢用鼻子蹭脸,一开始以为是元元想跟妈妈亲热,后面发现是鼻子里有鼻粑粑,不舒服的蹭。(额,发现自己好自恋——)
尿多了,尿不湿的黄线会变成绿色——该换尿不湿了。(一开始是不知道的,后来发现的,及时更换避免宝宝不舒服)
……
以上仅是部分例子,妈妈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就知道细心的好处了——细心,可规避一定的麻烦,让宝宝不那么痛苦。
3.第三心:专心
有了宝宝后,个人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了。一开始,我总想在带宝宝的同时一心二用。想在喂奶的时候用手机阅读,或者听课。抱着宝宝的时候,希望她快快睡觉,我好继续把没写完的文章写完。
实践的结果表明——宝宝能感知你的不专心!元元吃着吃着就停了,或者吃着吃着就睡着了,而一开始我根本就不知道她吃饱了没有。
我想新手妈妈在适应妈妈这个角色,都有一段适应阶段。当原来的生活方式全部被打破时,难免会无所适从,找不到节奏感,同时又担心重返职场时,被狠狠的抛下,所以难免焦虑。
某天,我在书上看到这一句——
一个快乐的童年是你能给宝宝的最珍贵的礼物之一。珍惜宝宝在你怀里的时光,因为这些时光很快会过去……
当时醍醐灌顶,是啊,拉长时间来看,陪伴宝宝的时光除去她上学,真的不多啊,就不要在这上面耍小聪明了!
套用那句——要玩就玩得痛快,要学就学个踏实,带娃也是如此啊……
4.第一“意”:仪式感
刚开始给元元换尿片,她是不高兴的,扭啊扭扭,后来换尿片的时候边和她互动,唱儿歌,做腿部运动,元元渐渐的对换尿片不再排斥。
她奶奶给她洗完澡后也会给她做全身运动,她常常咧开嘴笑。
当宝宝一开始排斥某事时,别着急放弃,增加些仪式感进去,你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乐趣和幸福。
5.第二“意”:意义感
带娃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情,它既是脑力活又是体力活,打下这句话时,手腕关节还隐隐作痛(原谅我煽情一下),所以,在每个看似重复却又不同的日子里,给自己增加些意义感的事:
1.亲自给宝宝照满月照(说不定你会增加如何用手机拍照的技巧!)
2.给宝宝写成长记录
3.分享自己的带娃经验(助人会让自己快乐)
育儿路上,愿艾米的“三心二意”法对你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