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250字。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共有六十个朝代在华夏大地上更迭往复,谱写了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传奇。而后世之人对一个朝代的评价,往往是从“文治”和“武功”两方面入手。
“文治”体现在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影响,而“武功”则主要是由军事力量决定。一般来说,一个政治清明、文化影响力强的王朝,其军事实力也无可挑剔,比如驱逐匈奴的汉帝国,以及击败突厥的唐帝国。
然而,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朝代,它以“文治”留名青史,却因“武功”而饱受诟病;它由武将所建,却极其重视文人;它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各种“大家”层出不穷,然而对外战争却屡战屡败,甚至国都沦陷,皇帝被俘,屈辱至极。这个朝代,便是终结了五代十国,国祚319年的大宋。
那么,宋朝作为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为何会军事如此“不堪”呢?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北宋的军事部署,遵循的是“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原则。宋朝的军队分为禁军、厢军、乡兵和藩兵等四种。禁军是中央正规军,一半驻扎在京师和附近地区。厢军和乡兵分别戍守全国各要冲地区,藩兵由边区少数民族组成,驻于边地。北宋对辽和西夏基本采取被动防守的方针,因此边境上只屯驻了少量的禁军。禁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待遇也较其他军队优厚,因此战力最强。这样,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军事优势,解决了长期以来的藩镇割据,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然而,这样也造成了地方军事的薄弱。
□兵无常将,将无常师
宋太祖赵匡胤取消了殿前都点检和副都点检等高级军职,规定禁军不再设置最高统帅,而且把禁军分为“三衙”,即殿前司和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鼎足而立,且时常加以调动。军队的调遣和移防等均由枢密院控制。北宋还实行“更戍法”,即每隔几年更换一次禁军的驻屯地点,防止军队成为将领的私兵。这种“兵无常将,将无常师”的局面,虽然有利于防范将领滥用兵权,防止地方兵变,但是也造成“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局面,对军队的战斗力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养兵弥乱
北宋沿用唐代的雇佣兵制度,并试图利用这种制度,将破产农民收容到军队中去,以免他们铤而走险,发动武装暴乱。因此,凡发生灾荒的地方,政府就在那里招募大量饥民入伍,不惜采取强制措施。北宋政府认为,凶荒年份纵有叛民,也不至于有叛兵。若平常年份发生了兵变,当地农民也不至于相从而起。这样一来,“兵”和“民”被截然分开,确实减少了兵民联合起义的可能性,维护了地方的统治。但是,军队的数额不断增长,宋太祖后期,禁军、厢军有37万多人,至宋英宗治平年间(公元1064-1067年间),军队人数达到了上百万。宋仁宗时有人统计,军队每年的支出总额约占财政总收入的十分之六七,大大加重了财政负担。
其实,关于宋朝“冗兵”的问题,宋太祖赵匡胤已经有先见之明。他认为宋朝都城开封易攻难守,提出迁都洛阳或者长安,来减轻防守压力,减少大量的军事支出。然而这一条想法却遭到了大臣们的一致反对,最后不了了之。(欲知详情请移步《迁都洛阳——赵匡胤为大宋改命之举为何失败?》)
本文首发于头条——星空浪客
撰稿不易,请关注我每日获取更多有趣的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