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关了朋友圈,深度剖析内心:见不得别人好。
人们总在追求比别人幸福,一点都不纯粹。
刷朋友圈总能瞥见那些比我倾国倾城、比我秀外慧中、比我阖家美满的人还过着我想要的生活。
讲真,别人的精彩人生,已然使我忘却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成为我度日如年的枷锁。
我承认我过得并不好,可我也并不想承认那些在同一起跑线上的选手,早已跨越我的终点,堂而皇之的宣布胜利。
然后,就这样掩耳盗铃很长一段的时间。发现自己日复一日的不进则退……
人这种生物,可怕的不在于攀比,而是思考。
我细细数落惨淡的人生,归结于,曾经的我并不善于思考。
那时候的我只看到别人光鲜亮丽的外壳,而未曾经历那破壳而出浴火重生的煎熬。
我们每个人都太想要快餐式的成功。
直到现在,回望我的过去。
综其我四分之一的人生,最为之懊悔的就是没有对学习从一而终,生死相依。
而今迈步从头越,现在既不迟暮也不到而立。相对于事业和梦想仍能放声高呼:我仍是一个拥有中国梦和璀璨年华的有志青年啊!
付出,才是这个年纪的最好的正解。无论是工作、感情、家庭。
一个人的将来会如何,取决于TA曾经在每个重要结点做出的每个选择。
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成为了惶惶不可终日,坐吃山空的啃老族欲盖弥彰的借口。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句话我还在细嚼慢咽。
那么对于年轻夺目的我们而言,当下应该如何思考呢?
你要明白那些你看到别人的生活,正是他们想要你看到的幸福。
而你并不应该因此颓唐,你得拼!而且得醒着拼。不为有能力给别人创造一个幸福美满的假象。而是在真正关心你的人面前,毫不虚伪做作的告诉他们,我很好,我在为自己而活。
年轻赋予我们的并不是挥霍的筹码,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习能力。
年轻给予我们的并不是浑浑噩噩的自我消极,而是愈挫愈勇的为之抗争的拼劲。
20多岁并不是一个应该急于脱单的年纪,而是应该努力脱贫的年纪。
挺喜欢一句话,如果不学习,行万里路你也只是个邮差。
**动图
要知道,时间并不等人,青春的小鸟也从不逆向飞行。
成年人的世界从来就没有容易二字。
你之所以觉得轻松,那一定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今天的毒鸡汤有点多,可能因为出门前一颗青春痘证明自己仍才16。)
可能你也跟我一样,碰到过这样的状况:
当你身处任何一个群体,总不难发现有一些成天埋怨、消极怠工、传播负面情绪的人。
他们拿着几千块的工资,干着几百块的事情。然后高呼“这点钱只够请我的身体,不够请我的脑袋。”接着,日复一日的过着混吃等老的日子。
很多人在25岁已经死去,只是在80岁才入土为安。
他们的身体渴望过着高薪小资的生活,而他们意识却从未改朝换代。
金钱权欲等事物,从不是你身在其位只谋其政,并且日日哀嚎能够升职加薪的。倘若如此,中国强跟少年强就没有什么线性关系了。
前几天给公司里的同事们分享一些我纯粹个人的想法。
我说,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还有拾荒者,可以在冬暖夏凉的办公室里三餐温饱,只需要对着电脑每天固定八小时的操作键盘鼠标,拿着低于在座各位的收入,却高于你们的工作量。那么,到时候,你们还会坐在这里吗?
同事A在每天中午用餐的时候最喜欢跟大家抱怨:每天手里头都有6、7个公众号要编辑,工资低的要死,累都累死了。
我问A:复制粘贴真的需要你用尽全身的力气吗?
A答:可是找内容很麻烦啊,天天哪里那么多的内容去找啊?
我:吃饭也麻烦啊,一顿下来嘴得为了你张多少回啊,哪有那么多精力啊,如果嘴能独立思考,他一定回问你,究竟是你饿还是我饿?
我的重点放在,这工作并不是一个技术活,不存在身体力行的问题,也压根体现不了TA对这份工作的付出和努力。
既然一个人创造不了价值又怨天尤人,那么何来等值的回报呢?
**动图在我的四分之一的人生里,我并不尽善尽美,可在26岁的燥热的夏天里,我开始思考,打开了朋友圈,发现早已不为之而忿恨恼怒。
当我换了一个角度去看的时候,我发现,在我朋友圈里完美的他们为了取得这样那样的财富、价值、情感和人生,所付出或者所取悦的每个日日夜夜,也并不会向外人道也。
这时候你会发现,生活终是公平的。
我哥曾评价他变味的同学会,他说,人与人之间比的不是爆发力,而是持久力。
我深以为然。
每个你认为的终点,其实都是起点。每个你求而不得的事物,源于你犹而不决的选择。
所以,无需抱怨,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也不要艳羡他人,其实他们都手捧小金人朝九晚五的演出。
那些真正过着美好人生的人,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拍照修图,修缮文章措辞,在票圈日夜笙歌的。
最后你来猜一下。
是爱笑的女生运气不会太差,还是运气不会太差的女生才爱笑?
晚安,今夜的你是勇士,过关斩将赢取属于你的未来。
Ⅶ****2
****Ⅰ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