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千洛
有一则故事,特别令人震撼。
有个犹太小男孩,头戴球帽,手拿球棒和棒球,全副武装地走到自家后院,大声喊:“我是世上最伟大的棒球手。”
他满怀自信地说完后,便将球往空中一扔,然后用力挥棒,没有打中。
虽然没打中,但是他毫不气馁,继续将球拾起,往空中一扔,然后大喊一声:“我是最厉害的棒球手。”
他再次挥棒,可惜仍是落空。
他愣了一下,然后仔仔细细地将球棒与棒球检查了一番。
之后他又试了三次,这次他仍告诉自己:“我是最杰出的棒球手。”
然而他这一次的尝试还是落空了。
“哇!”他突然跳了起来,“我真是一流的投手。”
犹太人培养自信心,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当自己面临困境时,犹太人最先想到的是,我会赢,而不是我可能会输。
当自己与别人竞争时,犹太人最先想到的是,我跟他们一样好,而不是,我不如他们。
当出现机会时,犹太人最先想到的是,我能做到,而不是,我不能做到。
貌似为了配合我这篇文章,一位90后V今天微信留言我。
先是说升职申请失败。
再说公司组织架构调整,搞不好要被干掉。
再说怕妈妈担心。
我安慰说:好好过日子,不要事事汇报,对家人报喜不报忧就好。
V问:我是不是很弱啊。就感觉自己竞争力好像有点弱,不自信。
紧接着丢给我一个问句:你被别人拒绝,你不会觉得是自己问题吗?
然后自问自答:我会觉得。
我:不会啊,我会觉得人家好可怜,错过了我,哈哈哈。
我:眼光不好的人总是错过很多,哈哈哈。
然后我去工作了,接下来看到一串儿留言。
V: 那真的是心态不一样。
V: 我老觉得反思才能更好,但是好像我这种惯性思维除了给我带来负面情绪没有好处。
V: 问你哈。
V:你如果反思了,意识到自己有问题,那么是怎么一个心态来接纳自己的问题呢。
V: 我好像一接纳,就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罪人一样。
我:这个很简单啊,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很开森啊。
V:不是啊
V:我很容易给自己造成各种负疚感。
V:我不知道怎么消化掉。
V:比如我拖延症,我意识到了。
V:那么我会伤感,自己之前因为拖延症做错了很多事情,或者是影响了不少问题。
那么,我就会很难受,感觉自己怎么是这样的。厌恶自己!
V:就容易沉浸在,卧槽,我怎么才知道。
V:就这样的。
我:现在意识到,就有改的可能啊。
想法无所谓对错。
V的想法在情理之中。
她过于希望自己好,越来越好,一旦发现不好,泰山压顶的感觉,这种压力,让她不开心,或者产生负面情绪,这负面情绪,又会恶性循环,继续耽误时间,然后再反省,再内疚。
我的想法相对乐观。
大千世界,那么多未知等着去发掘呢,还这么年轻,就能发现了自己未知的领域,有大把的时间去改,多么开森的事。
如果等到生命尽头,才发现这些那些统统不知道,浪费了大好人生,那才应该难过才对啊。
本文的小男孩,坚定地相信自己是一个好的棒球手。
失败了一次又一次,他依然坚定地相信自己是一个好的棒球手。
直到最后,他发现真的不是一个好的棒球手了,他依然很开心,因为他发现自己发出的球,自己接不到,至少自己还是一个最棒的投球手。
此路不通,有可能是方法有误,如果一直此路不通,那有可能还是方法有误,如果几次三番始终此路不通,那就真的可以考虑换一条路走。
爱迪生寻找灯丝的例子很有启发。
刚开始试验作为灯丝的材料,爱迪生以极大的毅力和耐心。
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用炭条、白金丝,还有钌、铬等金属作灯丝,都以失败而告终。
面对失败,面对有些人的冷嘲热讽,爱迪生没有退却。
经过13个月的艰苦奋斗,爱迪生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终于发现可以用棉线做灯丝,足足亮了45小时灯丝才被烧断。
爱迪生经过进一步试验,发现用竹丝作灯丝效果很好,灯丝耐用,灯泡可亮1200个小时,此后,电灯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爱迪生可以因为试验了无数次都失败了,而放弃这次试验。
也可以欣喜地告诉自己,又排除了一种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
也有可能 ,爱迪生试了13000次,发现自己还是找不到,那就放弃灯丝啊,去做别的,毕竟爱迪生一生中,并不是只是找到了灯丝。哈哈哈。
心中有佛,自然见佛。
开开心心,满目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