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关键词:团圆
√学英语Day100:在春节前顺利结束100天,并完成不要怀疑自己种下种子的能力——第一个DAY100完成总结。
√日、周计划:晨间日记8篇、Jiffy运动4小时,阅读9小时,与家人对话没有记录。(2月份时间记录断断续续不完整)、17/365专注小时、杂志3本、周计划和周总结完成3周。(把这个真做起来了,点赞)
√活动出席次数:5次(每个出席都是值得的,不抱遗憾)
√码字:读书笔记1篇、我的思考5篇,推荐书目《有钱人和你想得不一样》。
× 12个输出:2月是理财,不打算整理成篇,做成关键内容摘录。
×视频:0个
√3种角色3件重要的事情:完成。
这个数据比1月难看多了,但我并不灰心,也不心急改进。因为2月份的关键词是团圆,有春节计划。
2月份有个比较长的春节假期,因而特别设置了春节计划来督促自己。(哈哈,见到有朋友是在打卡#寒假作业#哦,点赞),回顾下春节计划完成情况。
我设置了家庭&生活、健康&外形、知识&技能、见识&修养、惊喜&意外五个栏目。
家庭&生活:这个栏目主要是提醒自己面对家人要放好心态,面对亲戚朋友从容应对。总体原则是不发脾气、不指责、不八卦。今年回家,因为心中一早有这个准备,所以觉得无论面对谁的提问和过度关心,我都能以这样的心态应对,让爸妈放心,关心家人。除了自己家,就只做其他家庭的局外人。100分。因而也写了点想法#我思我想3#20150222。
实现了愿望清单的一项,拍摄全家福。觉得全家福就该出去影楼拍,不要自己掌镜了,看这次效果也达到了我的预期,虽然家人还是觉得不是十全十美。想拍全家福的原因1是爸妈弟妹一起在家时间已经进入了倒数。2是我们家很少拍照,全家一起的照片屈指可数。3是我觉得这也是全家出动的机会,看得出,他们还是挺开心。所以,花点小钱,大家开心,留个纪念,何乐而不为?
还有细细碎碎的计划,比如做饭、唱歌等等,都在这个春节完成了。
为什么要把回家和家人团聚也专门弄个计划?可能别人会觉得有点刻意,会觉得这不就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吗,还写成个项目,做个计划来让自己去完成,弄得回家像是去做任务一样。其实,我就是把他们当做任务,投资时间和精力关怀家人的任务。提前计划这些,就提醒着我自己,要在新年给爸妈安排点不一样的事情,要让自己过一个与往年大不同的新年。另一方面,我是个内向细腻的人,不善于表达感情。所以才想一个让我自己接受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很开心,我完成了。
当然,这个栏目还有好些打叉,我也接受了。有些别人的原因,也有自己的不情愿,总之有缘千里能相聚。
健康&外形:这个栏目主要是想让自己在家能保证正常作息。结果是华丽丽的失败了。作息时间方面,前几天能早睡早起,爸妈还讶异我咋一早起来看书锻炼了。后来,随着大年初二三的到来,各种亲人聚会,早出晚归,看歌手3,妈呀一躺床上就快12点了,一早起来眼睛一睁9点多了。好吧,最后几天我也放弃了,任性了。做的比较好的只有饮食,能正常吃饭,按需控制饭量,拒绝宵夜。所以顶多有眼袋,体重嘛应该没增加的。锻炼方面,除了特殊情况,都能一天安排时间拉伸,走路。
总体50分。
知识&技能:这个栏目主要是继续完成100天学习和主题阅读。利用的主要是早起时间和零碎时间。早上一般家里清净,所以都能集中精神学习。剩余有事没事也能抱着kindle看点散书。主题阅读2月是理财,所以看了不少股票,基金,保险的内容,因为本身有了一定的理财观念和基础,这次主要是学习一些行业基本知识和了解案例。这个假期学习对我完善自己的理财体系还是很有助益的。下一步就准备动手修改现有的理财组合啦。
总体80分。
见识&修养:主要给自己安排出行,增长见识的机会。有1个地方最后没去成,有点小遗憾。
总体50分。
惊喜&意外:当初做这个栏目,只是给计划留个类似“备注“功能的区域。随着时间推进,反而真成了最惊喜的意外。去了好几个我没去过的地方,看到了没见过的东西。比如说今年和爸爸去买年花了,小逛了年花市场。比如说知道油橄榄怎么做的,还拍了照片。比如说在老家看了烟花,装逼学习烧了一会儿柴火。等等这些,都让我对这次春节假期更有印象,更喜欢了。
总体100分。
手机真是个好东西,它能帮着我们记录好多美好的事物。抽空再理理手机上的照片和视频,将是今后永远的美好回忆。
怀着“第一次”过年的心情,“刻意”记住新奇的事物,从容,素心地对待身边的人,主动隔离负能量。我看着手中的计划表,度过了挺有意义而充实的2015年春节。
3月份注定是工作,生活动荡的一个月。做好准备,积极面对失得、成败即可。
再见,2月。
Hello,3月。
此处是分割线。
继续摘录2月感动我的文字。
在大部分人眼中,视界狭窄就代表着见识浅、能力低,沦为弱势群体的想法根深蒂固,而经历不同环境所带来的阅历上的充电是正常,且理所当然。然而,在这个逻辑关系里,人们似乎都刻意在着重“经历”的获取,而忽略了阅历并非只要经历过就会拥有这件事。
“生活在别处。”,诗人兰波的这句话变成了困顿都市人们心中的精神鸦片。在一成不变的生活夹缝中求生存,难免幻想“在别处”的美好。当我们将希望和幻想寄托在一个虚无的新环境,可能我们早已忘记“生活在这里”的能力。其实,不被生活改变,亦不放过丝毫享受生活的机会,或许这才是生活真正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