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狂人

唯有不辜负,方能归初心。

有多少人,早已忘记淡淡墨香;有多少人,早已离开长长毛笔;又有多少人,将砚台藏于屋内暗暗一角;更有多少人将薄薄宣纸皱损。一双纤细的手牵起墨条,推入砚池,细细转磨,悄润无声。修长的手指捻起毛笔,轻轻沾尖,在宣纸上慢慢渗透,时而干,时而湿,时而浓,时而淡,时而枯......这样墨香的情景,却早已作为回忆,作为向往,作为奢侈。

在黑白水墨风景的徽州有一位松烟墨匠人,不辜负传承二字 。在与世隔绝的大山中唯一一家炼烟场中,静候着许多等待重生的百年松根。在炉火的焚烧中,悄然转世成细腻的松烟墨。

70多小时的取烟,多年的车间的熏陶,匠人终于坐到整洁的房间内,十几把不同的刻刀在满是老茧的双手里,静躺在深深的皱纹里,夹在被染黑的手指尖,一刀刀,一下下,一片片木屑掉落在地,铸就的是一个个巧夺天工的墨模,一个制墨家与画家,雕刻家共同的结果。这位匠人曾花尽几年时光雕刻出2毫米大小的朱子家训,524个蝇头小楷记录了20年的时光。

精筛过的松烟与胶重奏,演绎出墨条的前身。数万次的杵捣,才能成为细洁,柔软的墨胚。十几岁就开始传承制墨的匠人,拿到七八斤中的铁锤,日夜不歇,早使它稚嫩的双手伤痕累累,甚至无法拿起筷子,可匠人仍保持自己的追求,一做就是四十多年。熟练的老手将大小一致的墨胚放入精致的模具中压膜,再经手工的挫边,一块块独具匠心的墨锭需要时光的考验。365次的翻面,1年后的变身,要描金来升华。墨黑的墨条,被一道道金渲染,被一点点金点染。沉稳的双手舞起毛笔,在墨条上提出“无涯”,在墨条上绘出傲气的梅花。

墨汁和松烟墨的绘画,在时间的考验下终会显现出区别,这就是商人和匠人的区别。他对时间做出承诺——一百年之后的人能像今天的我们一样,能看见一百年前的笔墨流转。

在时代的更替中,仍守着老祖宗的规矩,是一种珍贵的不合时宜。他们静静地,慢慢地用一辈子献给一种精神——匠人精神。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
    晓寒深处明月人倚楼阅读 3,259评论 0 1
  • 02家里人认为我是被骗了,轮流劝我家里什么都不缺找个离家近的最重要了。认识他之前我是这么觉得,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我...
    初念长安阅读 160评论 0 0
  • 转眼,又到了期盼栀子花开的时节吗?昨晚,清晰得梦见了故乡的栀子花!一朵朵雪白的栀子花闪现在翠绿的枝头,我徜徉其...
    严彩霞_8577阅读 1,471评论 4 3
  • 近来我们的青椒群里被梁俊老师的一首质朴的歌曲给刷屏了,没错,就是这首——《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
    陕县2896杜媛媛阅读 1,529评论 7 8
  • 日精进分享:【敬畏】-【体验】-【持续】-【交给】-【显现】 1、缺啥补啥,怕啥练啥 2、一切为我所用,所用为团队...
    dangdangda_a512阅读 13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