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0 对我而言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练习

看到这个选题的时候,脑子里面的第一反应就是练习,对我而言,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就是练习,不管是练习身体,还是练习自己喜欢的、想去尝试的那些,练习的时候能够感觉到我是我自己。

大学之前的生活都是在为各种考试而活着,大学以后,就比较自由了,可以选择去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因为腰突后遗症,每年都会有那么一段时间,腿脚感觉特别地不便利,想着自己还要活好几十年呢,可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啊,大学一年级时的自己能够想到的就是去锻炼身体,那时对锻炼身体也是完全不懂,然后就开始跑步了。12年下半年上的大学,第一个学期,在懵懂和习惯中度过,习惯一个人刚来北京,习惯大学生活,习惯身边出现的那些人。记得是12年年底时决定自己一定要好好锻炼,就从跑步开始,然后就开始跑步了。

腰突后遗症可能和别的病症不一样,后遗症一发作的时候,屁股内侧,坐骨神经就感觉特别疼,连走路都成问题,更别谈跑步了。于是,身体没有疼痛的时候,就天天跑步。我还是个扁平足,跑起来真的是特别特别地费劲,加上大腿时常有疼痛,就更加是不怎么习惯跑步,然后就从一点点地特别慢跑开始,让身体慢慢热起来。身体感觉好的时候就是天天跑步,400米的圈,每天跑五圈,然后一点一点加。身体疼的时候就休息,一个人独自郁闷、焦虑、悲伤。后来一点一点加到了十圈更多圈,映像记得特别清楚,一个周五的下午,学校里的同学都出去玩儿了,操场上特别空旷,放眼望过去都看不到一个人,那天风还挺大,然后就是自己一个人默默地在操场上跑步,一点一点,跑过10圈,15圈,20圈,最后自己居然跑了25圈,人生中第一个十公里,当时真的特别开心。对于当时的喔来讲,无疑是一种质的飞跃,初中二年级,身体有疼痛之后,自己就没有认真跑过步,身体的记忆依旧停留在初中二年级运动会代表班级参加1500米时的那种恐惧,还有跑得特别特别累的那种感觉,跑完10公里之后,忽然感觉,那些都不是事儿。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就此真正地开始了身体练习之路,一路的练习,一路的身体疼痛使自己不能练习,真的是经历了一个很复杂的心理历程。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校运动会代表学院参加了3000米比赛,拿了第四名的成绩,还是挺开始的,不过,比赛跑得真的是好累。再后来又陆陆续续地跑,14年下半年参加了生命中的第一场马拉松,北京马拉松。不是为了装逼,只是想知道自己行不行,事实是我可以的。跑完北马后,突然就发现新穿的跑鞋被磨掉一大块,一下子感觉自己的体态可能有很多问题,感觉不能继续跑步了,然后就改成了自重锻炼,去网上找各种锻炼的资料,然后又是每天一个人在操场上练习。也一直在不停地寻找能够解决身体疼痛的办法,后来在知乎看到了高科的文章,把他所有能够看到的文章都看了一遍,冥冥之中感觉这个人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大三下学期,也就是15年3月份的时候,开始跟着他一起练习跑酷,每个周末都去上他的跑酷课,然后平时自己练,就这样到了现在,快要两年了,身体的疼痛还是没有完全解决,但是对于身体的认知,已经远远不是大学一年级时的自己了,感觉已经步入了更高的层级,现在身边打开了一些窗口,有很多有关身体方面的还等待着我去探索。这就是有关身体练习。

大学时还干过练习过一件事情——读经。我一直想改变自己,想变得更好,然后就去尝试各种东西。大学一年级时认识了一个北师大的姑娘,她本身比较喜欢读经,就推荐我也读,她讲,你读的时候,不理解那些东西没关系,不用去理解,读下去就行。对于这种不需要动脑子,很线性的事情,自己总很喜欢去干。然后又是每天早晨起床后就是去宿舍后面的梨园读经。又是everyday,大概每天读一个小时,自己不爱睡懒觉,醒来后就过去了,从冬天读到冬天,梨园的四季都经历过了。某时候感觉读得太无聊了,就从网上抄一些诗,读下去,或者自己像电影中那样,站到一个很高很高的地方去读东西。持续了一年半的时间,从大一下学期,到大三上学期,后来就停了。从《论语》读到《孟子》,孟子最后感觉还没有完全读完一遍,《论语》到是读了有100遍,后来自己的体会就是,书读百变,其意自现,这个是真的,四书中有很多字词完全不认识不懂,最后也全都明白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现在及以后比较想做的还是持续的练习,身体练习是一直没有停止的,只是从粗钝体的练习,变成了粗钝体、精微体、能量体都在练习。如果以后时间更多一点的话,我还想练习声音,练习写字,比较期待持续不断地练习在自身上看到的变化,更期待的是,自己的这些练习体会能够帮助到他人,毕竟我觉得像我这样一个喜欢练习、热爱练习的人,在众多人群中还是挺难得的,总之希望能帮助别人!

回忆学生年代做的那些练习,那些探索,感觉也是绕了很多弯路,没有人引导,只好自由探索,不过对于我,最初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的建立,对自信心的建立,感觉还是很重要的,这也让我现在还一直挺单纯和浪漫的。现在已经离开学校了,会继续探索下,继续练习下去,真的感觉还有很多未知,还有很多很有意思的事情!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