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Q在在为微信上给我发来一张他和同事聊天的截图,里面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她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你算是找好了”,我大概明白他这个一向多嘴的女同事又在信口开河德评判别人的爱情现实了,于是,我故意添油加醋的给他分析“这句话是说你女友很有眼光,而你是瞎了眼的”,他发来几个尴尬的表情,我直接骂他,你这是自找的,没理由再犹豫了。他也许没想到我的话会如此赤裸,开始保持沉默。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愿意自找苦吃,但却有很多人每天在自找苦吃。
我周围的很多人,不管是已到不惑还是尚且而立,都会不约而同的抱怨现实,不是工作辛苦就是离家太远,要不就是生活过于平淡到没有激情可言。除却年轻人该有的动力与进取心,好像窝在一个地方久了,人便会彻底消停下来,开始变的懒惰、享受安逸,从与世无争到碌碌无为,而当一旦越来越融入这个环境并形成依赖,你一边是痛苦,一边又不忘体验来自内心的难得满足与淡然。
人的选择就是这么顽固,近乎荒唐,明知道选择后的生活并非如自己设想般的自在与丰富,却依旧堂而皇之地行走在其中不可自拔。
我所在城市的大学毕业生常被诟病,倒不是因为他们多么的让人讨厌或他们自身的人品有什么问题,而是他们自毕业后,很大一部分人会人云亦云毫不犹豫地汇入考试洪流。他们也会去某个单位从事临时性的工作,但也只是将就,是过渡,断无长期呆下去的可能。一旦有合适的考试机会,他们还是会义无反顾走上考试这座“独木桥”,强力拼凑起理想的人生版图。他们更不会去创业,吃不了那个苦,更难以承受长久坚持的煎熬。
我有一次和一个朋友谈起过这个问题,也罗列了诸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抛开社会这个大环境不说,单是来自父母的无限庇护已经把很多本该早就自立的孩子惯坏了,何况他们还亲眼目睹了一座城市由繁华到衰微的全过程。于是,通过考试的实力派或是幸运者,在一个新的环境,由欣喜,到平淡再到厌烦,一遍一遍的感叹这种经历起来是痛苦的日子何时可以改变;而那些尚且还在坚持不懈奋战的人,不撞南墙不回头,不到黄河心不死,任凭内心的小世界早已崩塌的不成样子,外表看起来依旧云淡风轻。自己选择的进取之道,挫折了,委屈了,都没人替你担当,自己挖的坑,含泪都要填满。
看起来,相比于快乐,一个人人更容易把自己交给痛苦。
虽然也知前路艰险非己所愿,却依然争着抢着往前冲,直至激情全无,怨言满天,倒不如一开始就遵从内心的选择,找一块遂愿的乐土,然后自得其乐。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瞬息万变的时代早造就了许多呼风唤雨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也成全了很多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小角色,人生而来的意义本无高低之论、大小之分,别人看起来光鲜亮丽的生活未必就是适合自己的,所有单调的重复背后,都有其内在的规则变通,只是别人进不去自己出不来。
Q刚才给我发来信息“你说的没错,哪怕以后的生活更加糟糕也不过如此”。对啊,选择一个人甚至是一段婚姻,都是自己的事情,若是因别人的闲言碎语而动摇了从一而终的意愿,此生大概也就如“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在沙滩上”这般孤独与无力了。
所以,既来之,则安之。人生不是考试,没有标准答案,任何一种职业、身份、生活状态都有得到认可的理由,只要坚定自己的内心,聆听自己灵魂深处发出的声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如何去操盘自己的生活,不随波逐流,敢于走出父母的“变样”期待,别人的“无谓”眼光,社会的“扭曲”价值观,坦然接受自己的选择可能带来的任何一种后果,那这个“坑”,总有一天你会填满的。
不愧过往,无惧将来。不去实践,谁知道“坑”里有多好玩。
文/我是小九哥,办公室工作僵尸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