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一个考研群里见到同学发的考研国家线,说实话等了这么久,等见到它的那一刻,我的心情波澜不惊。
作为一个刚接触过考研的学生,考研于我来讲虽然没有什么心得,却也是我人生经历的一部分。今年的考研笔试成绩出来的本来就挺晚,拿以往的分数做参考,那些可以稳过的学生能够早早平复心情准备复试,那些未能成功上岸的同学要么找工作、要么忙着二战,目标也可以很清晰。最难的是那些需要调剂的同学还要重新选学校,时刻关注着考研调剂信息。
我是大三暑假八月份开始准备考研的,我最初的想法是想跟着室友一同考研,因为考研于自身算是一件好事,但有由于一些私人原因,我的考研想法并不是那么坚定。表面上我确实也是在好好学习为考研准备着,实际上只要有些其他的事情出现时,我还是会动摇自己的想法。
记得是十月份的时候,我的一位室友已经不打算考研了,那时候正逢学校有个校招,一合计我说我想和她一起去看看,不为能否成功,我觉得增加点经验也好。面试的时候招聘官问了几个问题,然后我觉得和我一起面试的同学都回答的特别好,面完之后我还和同学讨论说这问的问题好奇怪,有的像是查户口似的。同学说我想的太简单了,每个问题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
其实说实话,迈入考场的那一刻,我并没有底气答好试卷。我自知我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公共课的政治我就刷了1000选择题,背了背徐涛微信公众号上的分析题答案。英语就做了2010-2019年的英语试卷,还是那种分开做,从来没有完整做过一套测试题的。专业课也是糊里糊涂,终归还是我投入不够,没有卯足劲好好学习。
长达几个月的考研准备,我见到了那种拼尽全力的人,也见过那种嘻嘻闹闹一天的人。不管怎么样,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去学习都无所谓,最主要是自己能够为结果负责,并且不会后悔。
考研真的是一场艰辛的“战役”,战线长,任务重。它是自己同自己较劲,是一段长时间的斗争。历经酷暑走向寒冬,这也是一场孤独的自我修行。有的时候就是感觉死活学不进去,这知识它都不进脑子,好烦躁。我想很多人都会体验到这样的时刻,只不过有些人选择了调节,有的人选择了放纵。考研投入的不仅是时间,还有金钱和精力。
考研成绩出来的时候,我是不想提及我的成绩的,没有全心投入的我本就没有资格去要求自己能够收获一个多么令人满意的结果。教育技术学我最初都没有分清它到底是属于理科还是教育学,我开始想我悬了,怕是国家线都过不了。后来知道它属于理科时我又觉得好可惜,因为我本也可以选择调剂,算是浪费了一次机会。我可真是个纠结的人。还有成绩这件事向来都是多种因素决定的,不是说付出的多结果就一定很好,成功只是垂青爱学习会学习的人。
不过我现在也算是看的很开了,因为明白自己下一步是要好好完成毕业设计,去找个工作养活自己,所以过去怎样都无所谓了,接下来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关于考研想说的还有很多,藏于心中止于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