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听着牛奶咖啡的《越长大越孤单》,单纯只是觉得好听,却从不理解为何会越长大越孤单。
孤单似乎是一种常态,每个人都不可避免。
小学时小伙伴不跟你玩,拉帮结派孤立你,有好玩的玩具不和你一块玩,有好玩的游戏不让你参与,那便是孤单。
初中时言情小说盛行,女孩纸不管上课还是午休,都在偷偷地看言情小说,书里高富帅、体贴温柔、对女主百般宠爱的男主成了众多青涩且对爱情充满好奇的孩纸的男神。那时的我不喜欢看小说,觉得有毒,每当一堆女孩子围在一起讨论小说剧情时,我总是一脸懵逼,心里孤单的感觉油然而生。
高中每个人的目标都很明确——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没有一个人敢有一点点的放松,饭堂、宿舍、课室三点一线,恨不得自己能够把所有书本都啃掉。高中的孤单是晚修时一抬头,看到大家埋头于题海中,各自为心中的梦想奋斗,而自己心里苦恼着成绩怎么上不去,前路真的光明吗?
大学,换了一个环境,换了一种心态,才发现以前的苦恼,以前的孤单,是多么渺小。在大学,有很多与自己相似的人,有很多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大学,看起来似乎并不孤单!
前段时间找实习,每天奔波于面试的公司,坐地铁回来时忍不住思考人生——我这专业到底能干些什么,未来发展怎样,毕业论文到底该怎么写?突然发现自己像迷失在弥漫着大雾的森林,找不着方向,找不到出路。
当学校催着落实实习单位时,自己像热锅上的蚂蚁,心里着急却无可奈何,一边疯狂地广撒网多捞鱼式地投简历、面试,一边等面试通知。那段时间食不知味,寝不安,做梦都是参加面试,谁人明白自己心里的不安。
实习,离开了广州,来到了深圳,在这川流不息的街道上,我仿佛找到了方向,不再是一叶孤舟在大海里漂浮。
第一天上班的时候,同事得知我的专业是中药学,问我:“你不是学中药的吗?干嘛要做文案编辑,你是很喜欢做这个吗?你不喜欢自己专业?怎么不去找与中药相关的工作?
我不知该如何回答,我是比较喜欢写文章,可我也喜欢中药,进这家公司完全是机缘巧合。
公司主要是做慢性病那一块,文案编辑也是写关于慢性病的内容,说与中药有关,也行;说没关,也可以。就在于自己怎么想而已!
我本来以为,即使做文案编辑,我也可以把中药的知识传播给大家,也可以把它当作与中药相关的。
后来老大跟我说,文章尽量少用专业术语,因为文章是要给各种各样的人看的,专业术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要把专业的转变成平常老百姓能看懂的知识。
那时,我恍然大悟,像是被浇了一盆冷水,深深感到了一种无力感——理论与实际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以前社团的指导老师为什么跟我说:“当你出去了工作,就很难再回来考研了,因为你不会再有考研的心了。”虽然我很早之前想过自己要出去赚钱给自己继续读书,可是谈何容易。
除非是考研或者做学术、当老师的,专业知识迟早会被扔掉一些,而且必须是自己扔,继而用社会知识代替。
是啊,在学校你随便说一个词,随便说实验室里的内容,别人都能听得懂。
出来工作了,各个专业的人汇聚在一起,他们能听懂吗?不过是自说自话罢了。
越长大越孤单,是因为我们学到了更多,遭遇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际遇,成就了与别人不一样的我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与追求,我们满脑子的专业知识不知该和谁讨论,我们的遭遇不知有没有知心人倾听。
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孤单,有人在干与专业无关,或喜欢或不喜欢的工作,赚钱养梦。有人在干与自己专业相关或者自己喜欢的工作,奔跑在筑梦的路上。也有人在忙忙碌碌只为了生活,养家糊口。
生活,不容易;孤单,不可避免。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孤单中反思,成长,造就一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