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月16日,农历正月二十三,老家的这一天晚上,有一个老的习俗,叫做跳火堆(方言:桥火堆,也不知道桥是哪个qiao,就暂用桥代替吧)。
记忆中已经好久没有跳火堆了,因为自从高中起,在县城里读书,住校,每年过年回家在家里是呆不到正月二十三的,记忆中这天晚上应该是个很欢快的晚上,因为这是小孩子在年里最喜欢的一个节目之一。四五个小柴垛依次排开,到了天色暗下来的时候,点火,放炮,大人们的聊天声,小孩子的尖叫声,柴垛着火的噼啪声,夹杂着展开,一片欢声笑语,一片祥和幸福。火堆只剩火星的时候,就会用铁揪铲起,向上扬起,让火星漫天飞舞,根据火星的形状,大人们就会说,今年的小麦怎么样,玉米怎么样,土豆怎么样。以前觉得很深奥,现在想想,其实火星的形状不应该是由柴垛的组成原料决定的么,要是麦秆,胡麻杆,那自然不就可以只是零星小火星,要是大的树枝,或是玉米杆火星自然便是大的火星了。
因此次新冠肺炎,我在家里足足呆了一月有余。印象最深的就是爸爸已经没有我印象中的那么年轻英气了。看爸爸铲草,剁树,扫雪,打理垃圾.....时时需要蹲着,起来的活儿,爸爸似乎已经不能那么流利的转换姿势。晚上跳火堆,爸爸也就只是旁边提起腿,画个半圆以示跳过,用爸爸的话说是腿疼,用我的眼睛看,爸爸是老了。
而我,却都仍在读书,现在无法奉养父母,毕业工作了,我却也会觉得依旧如此。爸爸喜欢老家,不喜欢出去,不喜欢城市,没有聊天的人,没有休闲时干的活儿。而我毕业伊始,仍旧要为生计奔波,等到觉得可以安定,奉养父母的时候,不知道又要到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