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金莲的太奶奶

一、太奶奶来到了老王家

算来太奶奶离开我们竟然有二十年时间了,可是总感觉她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仿佛昨天还在和她谈笑一般,原来太奶奶只能是回忆中的了。

太奶奶的前半生应该说是比较凄苦的,不管是生活上还是感情上,太奶奶是因为逃难才来到我们村的,她的老家原本是在山东蒙阴的一个小山村,因为当年她老家一个叫“刘黑七”的土匪到处抓有些姿色的姑娘,为了躲避被抓,可想太奶奶年轻时也是一支花一样的女子,父亲领了当年17岁的她逃难到了我们村子。

当年常常听太奶奶说,只因为吃了太爷爷家的一碗挂面,就做了人家(太爷爷)的媳妇,于是受苦受累的日子也就开始了,据说那时候太爷爷刚好死了媳妇不久,太奶奶就做了他孩子的继母,当时太爷爷已经有五个孩子,而且最大的儿子只比太奶奶小了四岁,可想太奶奶在老王家的日子。

在那个婆婆公公说了算的社会,那个一大家子人不分家的社会,太奶奶的地位可想而知,在太奶奶生命的最后经常重复的话就是“自从17进了王家门,就开始伺候老王家十几口人的吃喝,上有五丛老的,下有五丛小的。  

二、太奶奶成了寡妇

太奶奶一生共有两个孩子,我爷爷和姑奶奶,来老王家的第二年就有了我爷爷,之后第七年上又有了姑奶奶,然而第九年上,太爷爷就被进村的可恶的日本鬼子给杀了,于是太奶奶成了寡妇,那年她才不过26岁,爷爷8岁,姑奶奶才两岁,显然对父亲还没啥记忆的年纪。

本是后母,又死了男人,可想太奶奶以后的日子,大概之后不久就把太奶奶娘三分出去单过了,还好坚强的太奶奶就这样守着两个孩子艰难的度日子。

三、太奶奶是个大“能人”

为了生活,太奶奶变的越来越能,做些针线活补贴家用,太奶奶的针线活在村里是出了名了,谁家有婚丧嫁娶的需要做衣服的,绝对掉不了太奶奶,衣服或鞋子上插的花也是相当的好,我记忆中小时候还有找她来学插花的。

太奶奶的能不只是针线活,还有其他方面的,在那个生活食粮极度匮乏的年代,能吃的都用来添肚子,树皮都被剥光,榆钱槐花之类就当属好东西了,这东西想得到,基本靠“抢”,爬树抢,虽然太奶奶是三寸金莲的小脚,但爬树一点也不在话下,当然我是没看过了,不过听大我五岁的姐姐说她们小时候还见太奶奶爬过树勾榆钱槐花呢,算来那时应该有六十多岁。

四、太奶奶做了奶奶

爷爷十六岁时就娶媳妇了,但娶进来的这媳妇太奶奶不太满意,奶奶不只比爷爷大四岁,长的也真是不咋好看,个子到是不矮,不好看呢主要就在长尖鼻子上,而且头型也不好看,现在90岁的奶奶还能看出这些特征。奶奶的基因也真是强大,父亲弟兄四个的头型、鼻子都随了奶奶,还好但都比奶奶好看了些,爷爷结婚第二年就有了我父亲,太奶奶的第一个孙子,所以太奶奶甚是喜欢,太奶奶不喜欢奶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父亲出生没几天,奶奶的娘家就把奶奶接走了,大概是说身体不好,得回娘家养,只到父亲四十天时,奶奶才从娘家回来,(我到现在都纳闷,奶奶如何能舍得她襁褓中的孩子,曾经有好多次质问一下奶奶,但终究还是没有说出口),之后奶奶在十七年间又陆续有了五个儿子,其中两个幼儿时就死掉了。

五、太奶奶送儿子去当兵

大概父亲两岁时(1950年),爷爷光荣的当兵去了,虽说那时候新中国成立了,但爷爷的贡献还是有的,爷爷参加了当年西藏的解放,虽说是先期的川藏线的修路兵,但这在解放西藏的路上也是不可或缺的吧,所以解放西藏的丰功碑上应该也有爷爷的血泪。要知道当时的爷爷还不到20岁呢。西藏那是个自然环境多恶劣的地方,别说那个年代,就是现在那么多想去的都有好些顾虑,怕不适应,可想当年的爷爷他们是有多大的毅力来克服种种困难,虽说当兵的去与不去不是自己说了算的事。

爷爷还参加过抗美援朝,这次可是实打实的打鬼子,而且真的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到现在爷爷身上的六处伤疤还清晰可见,且遇阴雨天还是会疼。

六、哪一辈都儿女双全

太奶奶的孙辈里,四叔是最得嫌的,而她的曾孙辈里得嫌的就非我莫属了。原因很简单嫌弃四叔又是男孩,嫌弃我又是女孩。嫌弃归嫌弃,得终究我们还都是太奶奶看起来的,只是四叔不象他哥哥们那样招奶奶喜欢,而我也不象两个姐姐那样招太奶奶喜欢。不过呢也不至于送掉或扔掉的,不过我小时候还真是听说过,太奶奶建议把我送人的,最后还是爹娘不值得,没送走,听姐姐们说的,不是过是真是假不是很清楚了,还好没送走,最后竟然成了爹娘最贴心的那件小棉袄。

到我弟弟出生后,就立马成了太奶奶的香饽饽了,在太奶奶那的待遇远高于我们姐仨,终于曾孙辈了都全了。

七、太奶奶与人和善

太奶奶因为是太爷爷后续的媳妇,所以各方关系都很复杂,但太奶奶的人缘相当好,各方都相处的不错,举二三例,太奶奶和太爷爷的前岳父母家处的相当好,就是没了太爷爷,关系也一直走动着很好,我们老家这种关系叫太奶奶的续娘家,没有了续下来的爹娘了,和一帮子续内侄子关系也很好,有点一去就会住个三五家,记得我小时候还经常的跟太奶奶去走动,继内侄没有了,到继重侄子这一代了,还是经常的请这继姑奶奶去住住玩玩。还有太奶奶的两个继女相处的也是没得说,记忆中比较清楚的,而且小时候也跟太奶奶去过的一个,继女得病没了,这继女婿又重新找了媳妇,而且还是一直和太奶奶走动的很好,不知这算什么闺女家了,但依旧经常的接了太奶奶去走闺女家,而且听说那后来的外甥小时候经常的来走姥姥家,来住上一阵子。关系够乱的,缕不明白了。

九七年的腊月二十六,太奶奶走完了她八十六岁的人生,曾孙女我是看着太奶奶咽下人生最后一口气,记得小时候唯一和太奶奶合了一张黑白照片的,现在也寻不着它的踪影了,照片貌似成了我的遗憾,最后上几张爷爷奶奶统领的兵,及我爹娘领的兵

爷爷奶奶和儿子们


爷爷奶奶和儿子媳妇


爹妈和我们姐仨,当时弟弟未回来

和父母的合照料也成为我的遗憾,我们竟然没有一张全家福,这次是少弟弟,以后更没有可能,我们永远的失去了父亲,照片上的父亲已经是在病中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知·食——印度》目录上一篇:我们熟知的咖喱粉缺失了香料之魂? 【知·食】的目的,是将准确的、真实的、纯粹的饮食内...
    裸食阅读 1,952评论 0 7
  • 不经意间遇见了你,只有心悦的发现让我们拉近了距离,从陌生到熟悉到依伴我们走过了一年的时间,淡然相处中慢慢走进了一个...
    素_2c11阅读 238评论 0 0
  • 坐地铁的成本太高了,单程2.7元。本想着今天回家做个公交车一块钱就能顺畅到家的事,没想到最后我却花了12.5打了个...
    莫愁小女人阅读 181评论 0 1
  • 统计学 简介 统计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统计学研究的是随机现象,而数学研究的是确定性的规律。 统计学的应用性很强,...
    云间书吏阅读 1,049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