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桔子皮
什么是灵魂伴侣呢?
我想不一样的年纪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但通常,我们说起这个词儿的时候,似乎总是习惯把它放到生活伴侣的对立面去,因而也就让它天然地具有了一种威胁性。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灵魂伴侣和生活伴侣并不可能完全割裂开来。因为亲密关系的双方都有所处人生阶段和状态的变化,所以只能说它们在某些情况下会转化或者存在历时性的显隐关系。退一步说,就个体而言,生活伴侣和灵魂伴侣是否同一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有交集,那是一个选择问题,也更关联着一个看待角度的问题。
有些人之所以对另一半有一个自己以外的灵魂伴侣感到惊恐和嫉妒,是因为灵魂伴侣虽然不具有历时上的唯一性,但在共时上具有唯一性,而且这种唯一性在某种程度来说,是由当下交流对象的唯一性决定的。这就可以联系到亲密关系里的一个词儿——“排他性”。所以,尊重人性中的占有欲,且依着文明社会的道德和法律规范,作为普通人,当自己的另一半有个灵魂伴侣而那个灵魂伴侣不是自己的时候当然第一反应就是介意。
但“灵魂伴侣”的内涵是被阐释的,也是因互动而丰富的。有“灵魂伴侣”的人,要么单纯,要么通透且有足够的边界感。所以我更愿意说所谓的灵魂伴侣只是一种短暂的“照亮”和温暖。与之相关,如果一个人能谅解人性,他也就能心平气和地接受人与人之间的黑暗、卑琐和不完美,也就更愿意珍惜自己对崇高和美好的向往。世界是什么样子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到底想要把你感觉到的东西喂养成什么样子。
一如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灵魂也是有多个侧面的。既然我们能称另一个个体为“另一半”,那么就不可否认亲密关系的双方之间也确实地存在着不可替代的关联和羁绊。事实上,没有一个人能百分百地拥有另一个人,只是注意力的分配往往会让人产生一种过于强烈的错觉罢了。而且没有永恒不变世界和人,就没有永远不会成为“成长助推”的“灵魂伴侣”,所以我们更应该把那看作一种值得欣喜和感恩的相互成就,一种自然而然功成身退的存在。
该不该介意另一半有一个灵魂伴侣这个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人际关系的处理,关键是读懂自己。良性的亲密关系应该是向着一个方向,寻求动态平衡的,不然说什么“另一半”。两根筷子要配合好也要磨合呢,现实一点它们都没灵魂。而作为万物的灵长——人,我觉着最起码,认识自己、尊重人性和自己的选择,以及可以的话,努力发挥一下主观能动性去让生活伴侣和灵魂伴侣同一吧!最直接的,如果单纯的介意有用,那就是加大感情裂缝罢了!
最后说远一点,中国现代文化的价值就是尊重生命,尊重生命就必然要从批判压抑生命的力量和正面呼吁对生命价值的尊重两方面入手。如果不想陷在“无物之阵”中“反抗绝望”,那么其实“爱的哲学”作为一种人格建构的力量确实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