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读书会,大家相谈甚欢。又一次,群主建议大家推荐自己觉得比较好的书,于是我欣然推荐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马上有人跳出来反对:“我觉得还是要读一些能启迪思想的书。”他的反对引得一干人附和,“不要读快餐文化”“不要读鸡汤文”,徒留我尴尬至极。本想说点什么,终究不想说什么,于是沉默是金。
又有一次,和友人聊起最近读的书,偏偏正在喜欢的是《跃迁》,拍个封面给对方看,对方一看到什么成为高手等字眼,顿时嗤之以鼻。
在读书营、演讲训练营和其他一些学习社群里,基本上一说这些书,大家都在读,并且觉得很值得看,对自己影响很深远,帮助很大。
这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我不否定这些看到题目就不喜欢《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和《跃迁》的人里,有一些思想卓越的人,但是,对自己根本没有看过,毫无了解的书,立马表现出很大的厌恶之情,这是什么心理在作祟呢?《平凡的世界》是好书是经典,难道《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就不是另一种经典?难道只有文学作品值得看,成功励志类就不值得了解?
猫叔在行动营推荐的第一本书是《书都不会读,还谈什么成功》,光看这书名有够俗的,当你去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发现故事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和洗练的语言。但是,读完后,你会从头到脚燃起一种要多读书的学会读书的激情。这种来之不易的热情,很难从一本文学经典马上获得,可是这本书却起到了这种让很多人立马投身于一百天阅读三十三本书的作用。而它也改变了很多困于不会读书的人的困境.
所以励志书如果真的能励志,能教人以高效教人以独立思考的方法,为什么要受到排斥呢?
为了避免尴尬,恐怕最好的方式是绝不与偏狭的人分享任何经验,因为对方心里容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