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本书还是在看电视剧《欢乐颂》时,在赵医生的台词里发现的。赵医生对这本书的描述是外国人在中国寻找隐士的故事。
有一个词叫爱屋及乌,追剧也一样,喜欢哪部剧总会把里面提到的相关的书籍啦,歌曲啦等等都找来看看,听听。
这究竟该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从书的字面意思上来看,我很可能会理解成,在一个特别安静的山谷里,像是一种世外桃源的地方,上演了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古装武侠剧。然而并非如此,既然是说隐士的,到底隐士会是什么样的一种生活状态。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跟随作者的脚步,我打开了这段文字之旅。
其实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老外对中国隐士的好奇心能达到这般狂热,竟然真把寻找隐士这件事情给做成了。怎么做到的?我想就是一种信念吧。
隐士,一个很神秘的群体。我原本以为隐士就是道士,和尚,尼姑这些出家人,喜欢寻求安静脱俗的生活,就隐居在深山老林里,与世隔绝的样子。然而并不是这样,隐士也分为好多种,佛教隐士,道教隐士,知识分子隐士,都是分门别类的。而且,也不是谁想成为隐士,就能成为隐士的。修行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有句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对于想成为真正的隐士的人而言,这是一个必经的路程。修行的过程这么艰苦,为何还会有这么多的人选择走这条路?
看下他们的生活状态。
衣食住行怎么解决的?
记得文中有个尼姑说,她五年来就一身衣服,自己有个妹妹,偶尔会给她送点吃的用的,自己种些蔬菜。出家人,饮食上都很简单,住的地方也都是山上某个角落里搭建的一个小茅屋之类的。也有很多寺院是政府帮忙搭建的,但是,游客一多,他们就不能安静的修行了,所以很多隐士就去了深山里。
真正的隐士是寻找真正的安静之处修行,所以他们有的会选择有老虎野猪的地方,有的会在悬崖峭壁旁。我由衷的佩服这些人。
这些隐士里,年龄大的有百岁的,年龄小的有十几二十几就开始出家的。仔细看下他们讲述的经历,会发现大部分人都是很早就开始出家的,也有还俗后带着女儿又做起隐士的。不能理解为何会在很年幼的时候就看破红尘了呢,这难道也是命中注定的么。
之前看新闻里,说北大毕业后出家了,用我们世俗的眼光看,这就是很可惜是么,很看不开是么。曾几何时,我还想着去当尼姑去呢,但是现在再看,我完全不会有这般勇气了。为什么? 感受不一样了。
你让我看破红尘,跑到深山老林里,过着无人打扰的修行生活,我还真做不到。真让你抛开一切,包括最亲近的人,去一心向佛,你能做到么?看了么,这就是一种境界的划分。
之前看到新闻说北大毕业去出家怎么怎么样的,现在来看没有什么对于错,只是选择不同,对这个世界的态度不一样。
我们不能说,看破红尘选择一种看似利己修行的路就是自私,真正能做到成为隐士的人也是达到了一种非常人所能达到的境界。
在这个比较快速的世界上,让你停下脚步,缓慢下来,不要那么焦虑你都无法做到,那颗浮躁的心怎么才能安静下来。适当的时候修心呗。做不到大师的那份无杂念,就尽可能的把欲望值放低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