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杰:中医“躺瘦”不是瞎吹牛!先清“六高”再减肥, 年轻人不用饿不用拉不用累的3个懒人减肥法

昨天和前天连续写了“中医分龄减肥”“心脏决定胖瘦”两篇文章,没想到,通过各种渠道@我的私信不下上百条。说“观点独到”者有之,说“这是个创新性思维”也有之。但更多的是吐槽:

“减肥产品不是饿肚子就是拉肚子,累到虚脱还是不掉秤”

“天天996,哪有精力运动?”

“明明没吃多少,反而越减越肥”。

抱怨背后,无疑藏着一个被多数人忽略的真相:年轻人减肥难,远不是“管不住嘴、迈不开腿”那么简单,而最大的问题是:过早被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黏、高同型半胱氨酸、高尿酸这“六高”给缠上了,从而使减肥走进“越减越肥”的死胡同。

这里有一组扎心数据:我国18-44岁青年超重率已达30.3%,肥胖率突破12.3%,这是来自《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更让扎心的是,原本多见于中老年人的“六高”,正越来越多地缠上年轻人。我曾见过11岁的孩子查出高尿酸,17岁的孩子查出高血脂,19岁的孩子因脑中风而失去自理能力---这些“隐形杀手”,都是肥胖惹的祸——“六高”不除,再饿、再拉、再动,想减肥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很多年轻人觉得“我年轻,身体扛得住”,于是抱着“饿几天就能瘦”的心态瞎折腾。早餐啃个包子就去赶地铁,午餐点份少菜多饭的外卖填肚子,晚餐干脆“轻断食”,结果饿到半夜受不了,不得不爬起来吃泡面,这样的生活方式,想不长肥肉都困难。更糟的是,长期饥一顿饱一顿,血糖像坐“过山车”,一会儿低到手抖出冷汗,一会儿又飙升到头晕眼睛肠,时间久了,身体会把多余的糖转化成脂肪囤起来,形成“越饿越胖,越胖血糖血压尿酸越高”的恶性循环。

可以说,有不少年轻人管不住嘴:奶茶、火锅、炸鸡“一种都不能少”,吃完又怕胖,转头就吃“排油丸”“减肥茶”,结果拉到腿软去医院,一查:电解质紊乱。他们并不知道,这些产品减掉的只是水分,并不是脂肪,一旦停药,体重立马反弹。更可怕的是,高油高糖饮食本就容易引发高尿酸、高血脂,再加上“泻药”折腾,只会让“六高”更严重——高血脂会给血管裹上一层“黄油”,让代谢变得更慢;高尿酸会让身体处长期于炎症状态,脂肪更难分解,最后陷入“越吃越胖,越胖越难减”的怪圈。

至于“迈不开腿”,年轻人的理由也实在:“每天加班到晚10点,下班还想刷抖音,周末还想把一周的觉补出来”。

如此减肥?门都没有! 

其实中医早有答案:减肥不用每天硬跑5公里、也不用每天去练HIIT。减肥,必先清“六高”,调代谢,这样“躺着”也能瘦。我认识一有26岁的程序员,体重202斤、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同时找上门,靠节食、健身都没用,在我的建议下,靠3个“懒人减肥法”,半年硬是瘦了46斤,这几高不吃药也都正常化。

第一个方法:每天常喝“清脂水”。山楂、陈皮、荷叶各3克用开水冲泡,代替奶茶当日常饮品。山楂能化油腻、消肉积,帮着分解炸鸡火锅;陈皮理气健脾,解决“吃多不消化”;荷叶清湿气,很多人喝一段时间,肚子不胀了、大便也顺畅了。用他的话说:“不用忌口,换杯喝的就管用。”

第二个方法:有空就按“消脂穴”。每次用5分钟按丰隆穴(膝盖外侧到脚踝连线中点)和足三里(膝盖下3指),一天3次不能少。丰隆穴是“化痰第一穴”,能清身体里导致肥胖的“痰湿”,让代谢变快;足三里是“健脾要穴”,帮着把食物转化成能量,而不是囤成脂肪。

第三个方法:懒人睡前“先泡脚”。每晚用艾叶、生姜各10克煮水泡脚15分钟,水温以不烫为宜。艾叶祛湿散寒,生姜温通经络,年轻人常吹空调、吃冷饮,体内湿气重,泡脚能排湿气、改善睡眠——睡眠好了,代谢才正常,脂肪才不容易堆积。“泡脚后睡得香,第二天不馋甜食了”。

也有人会说,晨起冲泡、按揉穴位、睡前泡脚这三件事,还是会因忙碌或遗忘难以坚持;即便努力做到了,因个人体质、生活习惯影响,“六高”改善和体重下降效果也不可能太明显。这时你可以选择第四种方式——鲵龄源六调清。这款以中医“君臣佐使”理论为基础,依托AI智能精准配制的特殊膳食,无需复杂操作,一次一袋,常温水一冲而饮,一两个月让“六高”变六稳。至于减肥,那都不是事儿。

看明白没?中医减肥的核心不是“跟身体过不去”,“办法总比困难多”:管不住嘴咱就用“清脂水”化油腻,迈不开腿咱就用穴位、泡脚调代谢,实在不行就用六条清—-待“六高”清了、代谢好了,不用饿不用累,体重自然往下掉。

那位程序员说得好:“之前总跟体重死磕,后来才懂得,减肥也要会‘借力’,借中医的巧劲,也借贴合自己生活的方式,让身体自己‘瘦’下来。”对年轻人来说,健康的瘦才长久,不用遭罪还能兼顾工作生活,这才是“上上策”的减肥法儿。

温馨提示:文内涉及的药方、验方及膳食营养素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导。如有需要,请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辩证使用!

苏清杰简介:鲵龄源系列发明人。军旅16年,两次荣立二等功,八次三等功。离开部队后,先后在两家知名医学院校任中医疑难病研究室常务副主任、主任、研究员,后任中国老子文化发展公益基金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并两次列入全国十大新闻人物候选人。现任柏年中科首席科学家,国际旅居康养协会名誉会长、专家团首席专家。已出版《老药新发现》等9部著作,其中《临床血流变学》(合著)被列为全国医学高等院校本科教材,《汉语编程基础》(合著)列入全国280多家大中院校计算机专业必修或选修教材,目前正独立撰写约30万字的《新医林改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 你有“三高”你忧伤? 正当我们忧伤的与“三高”作斗争时, 健康杀手“第四高”已经悄然来袭...
    晓冰晓暖阅读 4,288评论 0 1
  • 温度决定生老病死(全文阅读) 我所理解的温度(1) 谈到温度,大家并不陌生。虽然温度无处不在,而且时时刻刻影响着我...
    崔金娥阅读 10,324评论 3 7
  • 孙思邈,夜饭饱,损一日之寿! 中医技术殿堂 昨天 点“中医技术殿堂”,关注健康生活 道医: 孙思邈曾说“夜饭饱,损...
    键翔说健康阅读 2,299评论 0 1
  • 二十六、管住嘴、迈开腿?这可能是糖尿病最大的控糖误区! 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是糖尿病到底要不要管住嘴、迈开腿?很多人...
    述而斋阅读 3,085评论 0 1
  • """1.个性化消息: 将用户的姓名存到一个变量中,并向该用户显示一条消息。显示的消息应非常简单,如“Hello ...
    她即我命阅读 8,519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