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中华之石家庄正定七(下)

小小正定,惊艳了我的时光。

跨越五个省,走到第七座城市,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疲惫。每天不是在奔波,就是在奔波的路上,每天日行至少2万步。即使在酒店,也要忙着做内勤工作。屁股挨着座位就能睡着,哪怕只是挨着边,也能秒睡。隔三岔五又要熬夜,毫无规律作息。在外流浪大半月,我第一次有了想打道回府的想法。

同样疲惫的老公

                                 也许你会说,美景和美食,可以治愈。是的,但当你身体达到疲劳的临界点时,一切风光对你来说都显得苍白无力,一切新鲜似乎荡然无存。我唯一想做的,就是躺在床上好好睡觉。我们也越渐明白,良好的身体素质对长途旅行至关重要。

所以,在对正定一无所知的前提下,当时倍感疲劳的我对这座千年古城已然没有过多兴趣。可是,本着入乡随俗的心态,我还是打算走走看看。就这样,我连续走了三天。也许,正是这三天不紧不慢的体验,给了我重新坚持下去的动力。

雨后的正定依然灰蒙蒙一片。我走了近一公里才抵达一处城墙。我看到的城墙并不是非常完整,可以说有些破败。城门大道中央,一位至少200斤的壮汉四脚朝天横躺在地上,打着响亮的鼾声,路过的老人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

正定古城

进入古城,道路变窄。街道两边的槐树苍劲挺拔,郁郁葱茏,落下满地的树叶。走在上面,咯吱咯吱作响。午后墙根下的猫咪昏昏欲睡,老人们也闲坐在院前乘凉,很是悠闲。商业的街道并不热闹,门庭冷落,很多都关着。即使开着,商家门前也都用帘子挡住,看不清里面是否有客人。

值得一提的是,正定古城的公共设施应该是全国做得最好的。记得第一次在古城找卫生间时,小小的卫生间掩映在大树下,外面凌乱的树叶和陈旧的砖瓦,让我战战兢兢地走进了这里的卫生间。意外的是,卫生间里面足够干净,冷气也隔绝了外面的闷热。老公后来说,网友称这里的卫生间都是五星级。五星级倒不至于,足够干净确实是做到了

除了卫生间,古城内每个景点门外都设有直饮水点,从纯净水、温水到开水一应俱全,非常贴心。古城各景点分布本身就很密集,直饮水装置设备达到了16处,对喝水量极大的我们来说,无疑是绝对的友好。

正定直饮水点

为了欣赏到更多的风景,之后资源共享,我们俩分头行动,第二天我去了隆兴寺,老公则前往荣国府,饭点集合。说来我去隆兴寺纯属巧合。起初我是被正对面红墙上的绿色琉璃瓦浮雕所吸引,精美的二龙戏珠照壁在古老的槐树下,变成了一个完美的取景框。看得出神之际,身后络绎不绝的人流引起了我注意。工作日游客还如此之多,于是我记下了寺庙的名字。事后才发现这座寺庙大有来头,网友们都极力推荐去隆兴寺。

隆兴寺门口风景

事实是,隆兴寺确实值得一去。要知道,在我对旅游的新鲜感极度低迷的情况下,隆兴寺还能在我见过的众多古建中脱颖而出,足以证明寺庙的精彩。

隆兴寺是为数不多的,规模大且保存完整的典型宋代佛教寺庙之一。最出名的就是六绝。我没请讲解,可一路上的零散讲解队伍给我的蹭听提供了很大便利。想听的时候就近找个队伍听,不想听时则静静参观,不受打扰,相当自由。

01、摩尼殿

位于中轴线前半部分的摩尼殿采用檐歇山顶,殿身四面正中各出一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厦。听起来有些复杂,简单说来,就是四面都伸出了一个像龟头一样的屋檐。平面看起来就是一个十字形。古画中有一例,这是现实中宋代建筑的唯一一例,也被梁思成先生称为世界古建孤例。而晋祠中的鱼沼飞梁(中国最早的立交桥)也是梁先生口中的孤例。

摩尼殿
摩尼殿平面图

02、五彩悬塑自在观音像

摩尼殿内,这尊坐北朝南的倒坐观音令我叹为观止。悬塑以五彩山石、碧波作背景,正中央的观音像在众天神及罗汉的衬托下分外瞩目。观音左足踏莲,右腿踞起,两手抱膝,完全打破传统形象。面容恬静,弯眉下是一双深邃的眼睛俯视着众生。无论你从哪个方位向菩萨看去,菩萨似乎也在和你对视。其闲然自若的仪态又拉近了与每位游客的距离。有位专家学者说,这尊菩萨像达到了“入佛入仙入世入人”的境界。

倒坐观音

雕塑与绘画艺术形式完美呈现在整面墙壁上,我被深深吸引。同样看过倒坐观音的鲁迅先生,将其誉为“东方美神”。至今,在鲁迅故居的书案上,还放着这张“东方美神”的相框。

我举着手机努力想把整幅悬塑都拍入镜头,可惜均以失败告终。我总觉,相机似乎永远都无法还原最真实的美,所以旅行才有了意义。沿着中轴线返回时,我又在倒坐观音前伫立了良久,眼神一刻也无法挪开,似乎有种神奇的魔力让我久久不愿离去。

遗憾的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并不是原塑。明清时期对菩萨像进行了修复,听说原塑比修复后的更为传神。

倒坐观音悬塑


03、转(zhuàn)轮藏

转轮藏,也叫藏经橱,是可以转动的佛经书架。讲解说,每转动一圈转轮藏,就相当于念了一遍经书。尽管这是我国最古老、最大的藏经橱,可当我看过了美轮美奂的倒坐观音,再来这架朴实无华的转轮藏,实在无感。

转轮藏

倒是一旁的摄影小哥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手持专业摄像机,一遍遍走位在拍摄眼前的转轮藏,力求达到最佳效果。小哥大汗淋漓,背后衣衫尽湿。看起来一个视觉效果上乘的作品背后,是你看不见的诸多努力。

04、龙藏寺碑

就在去往大悲阁不远处的前方,纳凉的古树旁有一座中华名碑—龙藏寺碑,是我国现存的楷书碑刻鼻祖。出于保护,现在的碑刻真迹外盖了小亭子,已经被完全封锁。透过外面的栅栏缝隙,实在难以看清碑刻上的文字。

龙藏寺碑真迹

所以在真迹的旁边又做了一块仿制品。全碑共1447个字,方整有致,结构严谨。喜欢碑刻的朋友应该会对龙藏寺碑情有独钟。

仿制品


05、铜铸大佛

穿过一条林荫道,你的眼前豁然开朗。登上一个小型台阶,隆兴寺的主体建筑大悲阁映入眼帘。这座面阔七间的大悲阁内矗立着我国现存最高大的铜铸立佛。毋庸置疑,这也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最高铜佛像。菩萨像高达21.3米,相当于7层楼高。我仰着大于90度的头,目光才能触及菩萨的脸部,菩萨的面部表情和服饰纹理栩栩如生。前胸的双手合十,其余左右身体两侧各20只手臂分别执各种法器,当年三千工匠耗时四年才完成如此巨型工程。

铜铸立佛

除了合十的双手是原配的,菩萨剩下的40只手臂都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用木补制的。怪不得如今看来显得过于随意,甚至有些格格不入。据说每只手眼都各有25种法力,40只手眼乘25便成了千手千眼。所以铜铸大佛也叫“千手千眼观音”。

一旁的讲解称,即使是唐山地震,这尊大佛依旧岿然不动。千年前的工匠,用最古老的工艺和智慧的匠心创造了不朽的神奇。

高大的菩萨像必然是大悲阁的亮点,但菩萨像的基座石雕、大悲阁内的须弥坛以及石柱上的雕刻同样是不容忽视的艺术精品。人物形态各异,形象生动,无论是脸部神情,还是肌肉线条都被刻画得惟妙惟肖,充分展现了宋代石雕的高超水平。如果你有机会去,千万不能错过。

06、铜铸毗卢佛

位于中轴线末端最后一座殿堂里安放着隆兴寺的第六绝—毗卢佛。造型极为精美、别致,我看到的第一眼同样被震惊。

铜铸毗卢佛

毗卢佛有三层,每一层均由四尊背靠背的毗卢佛坐在莲座上的组合构成。自下而上渐收,看起来像一座宝塔。难能可贵的是,每一层莲座的莲瓣上都有一尊小佛像,6.72米的毗卢佛上共有1072尊佛像。

如此精美的佛像其实是出于皇家,是明神宗皇帝为生母慈圣皇太后御制,因此毗卢佛也象征着孝道。想象着曾经的毗卢佛通体鎏金的模样,该是何其闪耀?

听完讲解的六绝,我独自在中轴线的其他地方探索。除了中轴线的建筑,其他地方更像是古色古香的园林,绿意葱荣,到处都散发着盛夏的气息。鸽子们在地上不慌不忙地游走,石家庄为什么这么多鸽子呢?

隆兴寺的鸽子

在一处角落,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场景。小平台上摆放着一众佛像雕塑,可几十尊佛像里,唯有正中间主佛右手边的弟子是完整的,其他佛像都没有头部,有些连上身都残缺了不少。即使是白天,此情此景都让我有些不寒而栗。这些佛像头去哪儿了?被掠夺?还是被偷盗的?你知道吗?欢迎评论区留言。

残缺佛像

我是带着不舍离开隆兴寺的,也因为隆兴寺,从此,我爱上了古建。每一座古建都是时光的凝固、文化的沉淀、匠心的传承与情感的寄托。触摸着历史的载体,今昔的我彷佛瞬间连接了过去。

本文过长,下期继续为您带来正定古城独特的美。为避免错过精彩内容,请订阅公众号哦!我们环游中国的故事很长,敬请期待更多大美中华系列内容。

(关注我获取更多精彩原创内容,同时请大家多多支持原创,多多点赞、收藏&转发)

往期精彩内容:

大美中华之石家庄前奏七(上)

大美中华之石家庄七(中)

大美中华之太原晋祠六(上)

大美中华之太原晋祠六(中)

大美中华之太原六(下)

大美中华之洛邑神都五(上)

大美中华之洛邑神都五(中)

大美中华之洛邑神都五(下)

大美中华之洛邑神都五(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