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文化之美——诗经(2)

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简介

《桃夭》是一首贺新婚歌,即现在的婚礼进行曲。以桃树起兴,明艳的桃花、硕大的桃子、繁密的桃叶比喻新娘的美丽容貌、多子多福、人丁兴旺。表达了对女子婚后生活的祝福和希望。

译文

翠绿繁茂的桃树啊,花儿开得红灿灿。

这个姑娘嫁过门啊,定使家庭和顺又美满。

翠绿繁茂的桃树啊,丰腴的鲜桃结满枝。

这个姑娘嫁过门啊,定使家庭融洽又欢喜。

翠绿繁茂的桃树啊,叶子长得繁密。

这个姑娘嫁过门啊,定使夫妻和乐共白头。

情景之美

全诗三章,以桃起兴,以桃花、桃实、桃叶做比喻,情景交融,层层深化。第一章用桃花来形容少女的美丽容颜,娇艳欲滴,光彩夺目,清代学者姚际恒说,此诗“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灼灼灿烂的桃花更是映衬出喜庆热闹的婚嫁场面。桃花粉嫩娇羞的姿态,又像是少女初开的心事,而花期的短暂,也正如少女的青春年华般,灿烂而易逝。第二章以累累的桃实形容女子婚后多子多福的场景,“有蕡其实”然后“宜其家室”,祝愿新娘早生贵子,孩子养的白白胖胖,家庭美满幸福和顺。第三章以繁茂的桃叶象征着家族的兴旺景象。祝愿女子婚后不断地开枝散叶,让家族兴旺繁盛、和顺融洽。桃树的自然生长与女子的人生相互辉映,浑然一体。

音韵之美

此歌在手法上运用迭章、迭句的手法,反复的咏赞,音韵缭绕。三个层次,层层加深,层层上升。语言平实,只改变几个字,却感到越是简单,越是亲切自然,越是平淡,越是意味深长。

语言之美

一个“夭夭”,一个“灼灼”就把桃花明艳动人的景象刻画了出来,恰到好处又生动贴切,读之朗朗上口,音美意美。一个“宜”字却包含了和顺、美满等诸多美好的意义,简单却又深刻。一个“归”字,表达出了女子身心的安放,人生的归宿。

内涵之美

不仅女子的外在之美是人们所爱的,诗中“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是指女子内在之美,女子一生都在追求的幸福婚姻生活,是使夫妻和乐,家庭和顺,家族昌盛。人们更看重的是女子善良贤淑的内在品德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诗经详解(一) 关雎 先秦:佚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汉唐雄风阅读 4,335评论 0 41
  • 【桃夭】(经文) (一章)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二章)桃之夭夭,有蕡(fen2声)其实。之子...
    宣成子阅读 1,645评论 0 10
  • 笔/骨妖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骨妖阅读 709评论 2 3
  • 《诗经·周南·桃夭》 作者:佚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
    Spectator_Jin阅读 581评论 0 0
  • 诗经全文及译文 《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
    观茉阅读 67,319评论 0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