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由于原生家庭爱的供给不足,而且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
我们不再依赖血缘,亲人,熟人关系就可以让自己自给自足。
所以,我们越来越独立。
吃东西可以点外卖,买衣服可以上淘宝,出门可以滴滴和摩拜,家政可以下个APP请小时工。
洗衣服,做饭等,有了微波炉,电饭煲,极大解放了我们的时间和对他人的依赖。
我们慢慢地好像觉得,我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嘛。
我自己一个人就可以活的很开心嘛。
父母也好,那些所谓的亲人也好,好讨厌啊,最好远离他们。
他们的支言碎语,经常问有没有对象,赚多少钱,结婚了没有,生孩子了没有。
甚至是逼你结婚。
由于本身小时候的关爱不足,导致后期亲密关系处理有问题。
和这些人慢慢就越来越疏远了。
即使有朋友,好像也挺难建立起那种非常深厚的,高质量的亲密关系。
更别提爱情了,爱情貌似就是个大坑,因为它是亲密关系里最难的一部分。
好像总是在恐惧并渴望着它。
但是,比较好的是,我们能赚钱,我们甚至自己自给自足,能够给自己买很好的东西。
我们以为,是不是这辈子就这样孤独了。
自己过的话可能还是可以的。
至少不会带来痛苦。
但其他的亲人,朋友,尤其是跟你三观相左的人。
如果你跟他们在一起,甚至会给你带来伤害。
与其这样,倒不如自己一个人来的还自由一点。
偶尔有几个关系比较好朋友即可了。
但是他们也不能天天陪着自己,于是乎,大多数时间还是自己。
越来越发现,好像别人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 甚至会带来伤害。
自己才是快乐的最大源泉。
这种社会现象很普遍。
成因两点。
1.亲密关系能力不足
2.社会关系不再需要依赖他人。
从社会关系来讲,解放个人的自由其实是非常好的事情。
但是处理不好亲密关系,就放弃面对问题了。
甚至还想去逃避到游戏,宗教,性欲,赌博,名利里面,
其实永远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大多数无法从亲密关系中获得幸福的人,
往往会沉迷一些其他的东西来满足。
但这永远是饮鸩止渴。
我们的快乐,就是来自于他人。
在我们还小的时候,我们的快乐来自于母亲。
如果母亲不给我们喂奶,不给我们安抚照顾,
我们一定是生气,恐惧,哭泣。
当她用她那温暖的大手,把我们抱在怀里的时候。
我们会感到,那种无与伦比的幸福感。
后来,慢慢长大了,我们的快乐来自于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耍,
来自于,玩具,足球,过家家,电视剧,书籍,学习,工作,甚至恋爱。
即使是这些物件。
工作,电视剧,书籍,艺术。
这些东西带给我们的快乐,依然是别人创造的。
依然是社会创造的。
我们的快乐,都是建立在别人创造的快乐之上。
如果说,一个人可以脱离他人存在的话。
那么他一定是痛苦的。
有部电影叫《我是传奇》。
主人公极其孤独的生活在一个荒废的城市,
其他人全部都变成了僵尸。
他孤独的呐喊,甚至假装跟空气对话。
只要人类一消失,所有的商品,艺术,书籍,全部都会消失。
如果全世界只剩下自己,自己的名,利,权,色,意义,理想,创造,幸福,也将全部化为乌有。
没有谁能独自就能很快乐的。
人类是社会的动物。
如果人类离开社会,就不会成为人。
一个放在森林里长大的孩子是人猿泰山。
他成为不了真正意义的人。
人之所以成为人,就是被社会改造的过程。
人类社会创造工具,创造关系,反过来,工具关系反作用于人类。
马克思把这个叫做生产关系,
所以说,人的本质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但是物品是一方面,他绝不是直击灵魂的那一面。
虽然马斯洛说过,高峰体验来自于,对审美的体验,创造的体验,
亲密关系的综合,完美的性爱,以及分娩。
但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至少是亲密关系。
但目前大多数人再逃避问题。
想要获得这个关系的质量,就要面对它,
如果不面对它,它一辈子就像影子样跟着你。
永远不得安宁。
只有面对它,找到问题所在,学习并成长,才可能慢慢扭转过去。
让自己能够获得和别人深度连接的机会。
之前可能连和别人的连接感都是隔离的。
当与这个世界的人连接越深入,甚至越多的时候。
我们的心理边界将会从自己身上,扩展到其他人身上。
当有一天,能够连接整个地球的人类,甚至生命,乃至整个宇宙。
那就是所谓的开悟,天人合一。
达到人生终极幸福。
无论怎样,关系这件事情是终极意义。
从亲密关系开始,才能开启幸福的阀门。
因为,真正的幸福就在于他人,在于世界。
我们自己就是世界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否定了和世界的联系,就否定了自己本身,自己的因果。
就不会有宇宙的智慧传到自己的灵魂上。
自然也感受不到快乐,感受不到那种深刻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