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补一下这篇。当时想的是爸妈从哥嫂家搬离出来后,这个家要怎么办。我刚开始容易散,各自过好各自的生活。早上醒来觉得不对,我不要这个家散。我这个家的确很多问题、很多争吵,父母关系不好。按照现代婚姻观,应该早离婚,各自寻找幸福。爸妈为了我们坚持了这段婚姻到现在,即便在爸那是名存实亡,在妈那总有一些抹不去的伤痕。我长大后也接受离婚没什么大不了。而现在,从一个子女角度,我更明白家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18岁以前,几乎每个孩子都害怕过父母离婚,害怕这个家没了。除了那种有家暴等特殊情况的家庭,离婚对孩子来说等于天塌下来了。即便过了18岁,父母离婚也会给孩子一个巨大的伤害。因为我们即将成人独自走向自己的人生,独自面对黑暗未知的眼前、和不时的风浪。而家是港湾,是我们可以喘息的时刻,是我们安全感建立的来源。因此,当我小姨家在表妹上大学后离婚后,我表妹在家大哭说:以后家没了。
我们生来就缺乏安全感,这是我们人类几亿年来所必然携带的基因,为了让我们保持对环境的警惕。生存,必然是要承担很多风险的。所以,当出生婴儿嚎啕大哭地来到这个世界,他是如此缺乏安全感,婴儿出生后三个月内都很需要母亲的怀抱。我们在这个家里成长,直到我们能独自面临这个世界,而在这成长过程中,家就是遮风挡雨的大树,让我们能自在成长,而若这个家突然没了,会让孩子惶恐不已。家就是父母,就是生活的房子,所在的小区/乡村。单亲家庭也能给孩子这种安全感,而一直习惯在双亲家庭偶然一天变为单亲家庭,对于孩子是一个巨大的挫折。
直到现在,我25岁了,有时也很不想回家,想要一个人去很远地地方走走。而即便这样,我也希望这个家在,我希望自己不论走多远,当我有一天回头,我依然知道有个家可以让我回,可以让我不再感受被世界的无视。人一生会遇见很多人,会和一些人发生深深浅浅的关系,我们也不得不面对各种的分离、告别。有人说,爱是最长久的陪伴。家人一起呆久了,难免会发生很多矛盾,有时还会做出伤害彼此的行为,而家人的安全感就是再吵吵也知道你们不会离开我。是我在外面过得再艰难,受再多的委屈,也知道回家后有妈妈做的晚餐,有老爸买的水果,睡一个懒觉,一切不安感都可以暂时消失。
这就是家在我心中的位置,是人生孤独前行里的一丝安全感,如风筝那头的一根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