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的升起与平息

文/凌


今天,有一位朋友分享了自己工作中遇到的事情。因为自己在工作中处理事情过于情绪化没有达成更好的结果而自责。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情绪是如何产生的。情绪发生的那个当下通常是因为我们过往的创伤那一刻被激活。

这就像我们的手臂,平常随随便便和人打打闹闹,并不会觉得疼痛。但是如果有一天你的手臂打了预防针,别人不明就里仍然像平常一样触碰你,即使是很轻微的触碰,我们都会痛得忍不住龇牙咧嘴。

在这样的情况下,是那个触碰我们的人的错吗?我们之所以会痛,是不是因为我们身上本身有伤口?情绪也是一样的。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曾经的伤不小心被他人触碰,就会自动化地产生了愤怒、伤心、反击……

情绪,是人的本能。我们很难控制本能的反应。当我们以为自己可以控制情绪,又觉得自己没有控制住情绪的时候,我们就会自责和自我攻击。当我们了解到情绪是本能反应,也就没有必要过多地自责。

如果我们不了解情绪的本质是因为我们原本存在的创伤,我们就会愚蠢地去攻击那个不小心触碰我们的人。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一次次地破坏自己的人际关系。

所以,情绪的产生没有对错,但我们是否可以经由情绪看见那个创伤?这个是关键。因为我们是通过看见创伤而完成自我疗愈的过程。也是我们自我负责的方式。看不见创伤我们很容易再进入下一次一样的轮回,只不过触发者换了一个人而已。

那么,有没有办法跳出情绪的怪圈?有一个办法,就是相信“相信我拥有的资源足以解决我遇到的所有问题和麻烦”。如果我们可以坚定地相信,在我们遇到麻烦、问题、挑衅的时候,我们就不那么容易被激发出情绪。

为什么这样相信之后,可以大大减少情绪的发生?因为当你认为你所遇到的事其实不是什么大事,这时候你就会变得很从容。人在放松的时候会更容易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我们遇到一位情绪激动的人,我们去安抚对方,很快就可以进入理性解决问题。但是如果我们想要控制住对方,我们就会压制对方情绪、气势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样的方式,其实没有赢家。尤其是这个对象是我们孩子或者爱人的时候,简直就是两败俱伤。

所有人都是吃软不吃硬的。柔是唯一可以克刚的手段。刚能克刚通常是因为对方理亏,但会有不服气。我们大部分情况下想要达成的实际上是对方心服口服。

但是柔是因为有弹性。弹性是因为有裕度、空间。如果我们自身是被焦虑塞满的,我们就不可能有这个弹性的空间。我们的情绪会瞬间迸发。所以,平常我们梳理自己的情绪,这是我们关爱自己的方式。

经常清理的内在空间才拥有更大的空间、容量、气量容纳日常接踵而至的麻烦、问题……

当我们抱怨和指责他人,我们其实是把通往幸福的钥匙交付出去。别人成了左右我们情绪的人。然而,实际上我们才是自身情绪的主人。这个主人不是主导情绪的人,而是对情绪负责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