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振委会推文,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公众号,文责自负。
“你过得好吗?”
我的答案很微妙。
说不好吧,我的生活日复一日,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吃饭,上班,睡觉,一周过得像一天。我的生活里没有病痛和苦难,爱与被爱在这个时空同时发生。我不只是索取,也学会了付出,学会了交换。
说好吧,那些被短视频切割的注意力,像散落在海滩的贝壳。躺下时是23点的月亮,合眼时已是凌晨的星光",这种时间流逝的错位感,是当代年轻人共有的生存隐喻。
我试图抓住时间的碎片,却是徒劳。我的文字像一杯温吞的咖啡,既氤氲着对生活的清醒觉察,又沉淀着未被搅动的迷茫。
每个夜晚,我都会站在阳台上眺望不远处的楼宇,忽然发现昼夜交替的缝隙里,藏着我们最真实的生存状态。
那天和家人打视频,姐姐抛出了一个问题:“你觉得自由应该是什么?”
我说:“像风吧,无形又万象,温柔又磅礴。”
风,像是大自然的低语。它轻轻掠过山峦,唤醒了沉睡的林间万物,每一片叶子都随之轻摇。
风,是时间的旅者,它穿梭于四季更迭之间,带着春的生机、夏的热情、秋的深邃、冬的静谧。
风,是自由的化身,它不受束缚,随心所欲,既可以轻拂面颊,带来一丝丝凉意,也可以卷起千堆雪,展现其不可一世的力量。
风可以挣脱一切枷锁,穿过流云雾霭,穿过城镇村庄,追寻那份属于自己的广阔与深远。
姐姐说,我的答案太抽象了。她说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便可以不做什么。如果把这句话加工总结一下,我会这样来描述它:自由是始终拥有坦荡的心胸和明辨是非的勇气。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条条框框,我们都是被社会驯化的产物。从自然法则的角度,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无疑是现实又残酷的。
教育告诉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无形中好像有一把衡量好与坏的尺子,令我们总是困在各种各样的评价里。
但,我们得明白一件事,无论你选择哪一种人生,稳妥还是随性,当洪流涌向你时,你被淹没,但错不在你。
最后分享一句最近在看的《去有风的地方》中的一段话:“我们不是不能改变世界,相反,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在微妙地改变着世界。我们有爱心,有温度,世界就会变好一点。我们冷漠无情,肆无忌惮,世界就会变坏一点。”
我们常说,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希望世界不要改变我们。可是人,就是一直在改变啊。
“你最近过得好吗?”
这是一个微妙的问题,但我仍然想这样答复:“我过得很好,我珍惜现在的生活,依然害怕失去,但我拥有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因为当人生还有其他选项时,最多只能说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