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归来之后

马来西亚归来之后

在飞机上,看到深中通道,看到珠三角的美丽夜景。突然意思到:原来我们珠三角区域毫不逊色于马来西亚的首府吉隆坡。单从夜晚的城市灯光的亮度和面积,甚至超过了那座亚洲第一大首都吉隆坡。

然而这一刻,在准备降落广州的飞机上,我脑子里面还是无数字回放着这4天马来西亚吉隆坡之行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画面:在众多的形形色色的以英文字母为主(偶尔配有中文)的招牌下,当地的马来人、印巴人和华人互相无障碍地互相交流,带着微笑,互相配合工作。

这幅图真是东西融合完美例证,如英文说的:When the east meets the west。 在这幅美丽的图片中,我惊叹于:

首先,当地华人受益于当地1300多所(据说)的华语小学,从小学习并熟练使用华语,同时丝毫不影响他们掌握语法和发音与华语迥异,完全不是一个语言体系的英语和当地的马拉语。在交流过程中,他们很多人还会粤语,和一些广东的方言,例如潮汕话、客家话等。这一点让我特别的佩服。

其次,不同的种族彼此认同,互相理解,互相体谅,相互之间没有很大的冲突。这支持并推动吉隆坡这座城市稳定地发展。

第三、虽然不同的种族因为客观条件限制导致从事的工作不同,阶层不同,例如大多数餐馆的服务员、出租车司机和基层体力劳动者都是印巴人或带着头套的穆斯林女性,华人大多从事脑力劳动,例如律师,但似乎并没有造成任何因阶层导致的冲突。孔子的和而不同在这里也实现了。

  这个四天的行程,我参观了一些本地的工厂,虽然没发现这些工厂和佛山或中国内地的工厂有什么区别,主要还是与一同参加本次活动的佛山企业老板有一些深入的交流,和当地的华侨组建的当地的房地产公司的陪同人员频繁交流,还拜访了三家当地的律师事务所。

我第一次马来西亚之行,虽然只有短短四天,但行程如此丰富,还是特别幸运的。首先,获得了人脉,还是要多和企业家呆在一起。其次,了解了本地的风土人情,还加深了和马来西亚本地律师的联系。

可以说:物质和精神的双丰收。

内心深处,我还是挺喜欢这类混合东西韵味的城市,希望下次还会再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