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萧瑟雨淅淅,小力把还跟小被窝亲热的神魂锁在房子里就出了门。正准备骑着坐骑去上班,却突然愣住了,昨夜只顾着去抓悬针竖和垂露竖,却把坐骑落在外面。
聪明如我,怎么会被这种问题难住,伸手在某处把悬针竖掏了出来,打算御“竖”上班。
没想到悬针竖挺倔,死活都不肯横着,还说什么他是竖横着掉价。最后还是小力答应它给它找个对象才妥协。
给它套上缰绳,踏上悬针竖,针尖在前,破空而去。
古有修行者踏剑而行,今有小力御“竖”上班。站在悬针竖上,小力胸中豪情万丈,不由得大吼一句“御竖乘风来,除魔天地间”,声音浩荡三万里。
正抒发心中豪情,突然远处一点寒芒袭来。寒芒之强,其外泄之势震慑星空;寒芒之快,紧紧刹那便跨越数十万里。
来不及多想,小力拉紧缰绳,以“竖”之尖迎击。两者碰撞,声音如星球炸裂,方圆三十万里化为虚无。
小力剑眉微蹙,以“竖”之锋芒竟然未能将其击碎。
待光芒散去,小力心中惊喜,没想到竟然是“小豆芽”左尖横!看其样子似乎有点焦躁,捕捉其神念,原来不知道是谁走漏了风声,说我捉了它大哥长横,要与我势不两立,奶凶异常萌化了老夫的少女心。
敲晕,打包,带走,一气呵成,行云流水,直奔公司。
刚开始上班,所有人都在忙,小力也很忙,假装很忙,眼光四路,耳听八方,这是老油条必备技能。
趁着无人注意,放出左尖横,掏出解剖神器,直接给它一套洗剪吹。
左尖横,顾名思义左边尖边粗,左低右高,发力点跟长横都是执笔手指不动,手腕发力行笔,左尖横跟长横两者的写法还是有些相似之处的。
诸位共同研究一下左尖横。
一、左尖横的写法:
1、起笔
起笔从上往右下,力度逐渐加大,起笔后不需要顿笔(不需要顿笔、不顿笔),并且角度偏平,大于四十五度。
2、行笔
起笔后右上行笔,力度逐渐加大,起笔行笔衔接有个小弧度,这对控笔要求比较高。
3、收笔
行笔至预设地点后,顿笔往右提笔带出,不是往右下,以免破坏美感。
二、常见错误分析:
1、左边不能写得又细又长,真的写成“小豆芽”,这明显是只黑化后的“小豆芽”:
2、起笔顿笔后再行笔,有明显的角。
3、收笔右下带出明显,笔画显得得很重,导致笔画不稳,也破坏美感。
左尖横不难写,难在于写得有美感,起笔后行笔力度控制要求比较高,并且还要出现一个优美的弧度,还是很有挑战性的。
哎呀,有领导来了,小力以单身数百年的手速收走所有东西,继续假装我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