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特别的一天,因为我跟随无锡小记者们来到了创建于1951年的中船重工702研究所。此次前来,我是为了搞懂蛟龙号的秘密的。
进入大门,,只见一幢气派宏伟的楼房矗立在正中央,那一定就是702研究所的中心了!我们跟随老师在大门口一起拍照后就去了第一个研究室,也就是测试船阻力的研究室。
这个研究室是细长细长的,总长将近500米。这边是怎样运作的呢?我好奇地问了带队老师,老师介绍说,这个细长的沟两边有两条轨道,而这个轨道上有一个车子,它的下面就拖着船,这样车在移动的时候,船也随着移动。这个沟渠中有精密的传感器。传感器就能准确地测出船的阻力。老师又说,这个沟渠是7米长、7米深的,而长度有将近500米,这样就不会因为沟渠的距离短或者深度不够而导致测量的不准了。可是,我又有疑惑了,因为在海上航行的船可不止7米高呀,那这里怎么可能放得下那么大的船呢?老师像是猜到我要问什么似的,接着对我们说,这边放的不是真船,而是那些同比例缩小的模型,这样就可以用一个公式来推断出真船会受到的力了。
旁边的小朋友问老师,那这里可不可以模仿出海上的波浪呢?老师笑着说:“这就要到下一个地点来给你解释了。”
随后第二个地点,也就是耐波性水池。这也就是模仿海上波浪的地方。一进门就看到一座长长的大桥横跨在中间的大水池上。正当我要问这个大桥有什么作用的时候,老师说,你们现在所看到的大桥下面,其实可以拖船,水池的墙壁上有造波机,造波机像触手一样上下摆动,使得池子里的水跟海上的波浪一模一样。而我们的前面,也就是池子的左侧有消波装置,所以并不用担心这些波浪会把水给翻出来。这个研究室是用来进行检测船的稳固性。人们可以在岸上通过遥控装置来指挥小船,并且记录下小船的数据。这个水池是4米深、69米长、49米宽。这个范围足够能让小船在上面自由漂浮了。
告别了专业带队老师,我们又来到了位于中心大厅的会议室。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多次跟随蛟龙号下海的杨申申先生和702研究所副所长颜开叔叔。首先杨叔叔给我们介绍了有关潜水的一些知识和海底矿藏的丰富。我了解到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大海沟,深11,324米,并且知道了海中的资源每年都会增加10,000,000吨,这个庞大的数字令我惊呆了!要知道,这个速度比人类消费的速度还要快呀!不仅如此,我还知道了702所以后将会致力于创造深海空间站。 紧接着,颜开叔叔来了,年过半百的他一开口就满面春风,他问我们有什么疑问。我们争先恐后地举起手,将心中的疑问一吐为快。颜叔叔为我们解答了许多问题,我懂得了许多关于科研的知识。我从杨叔叔的眼中看到了智慧的光芒;也从颜叔叔的话中读出了领导者的风范。
这次学习真是有意义。我不仅认识了我国潜水器的发展,还知道了海洋资源的丰富。此次参观之后,我下定决心:以后将为去真正的海洋去探险、去探究更多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