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什么是聪明,什么是蠢

我们可能经常会去评判一个人聪明。但是聪明只是解决问题或者提出创见的能力的表征,或者从受方来说,只是给人的一种表面的印象。然而一个人“聪明”的本质是什么呢,可能我们不会太去深究。于是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变得更聪明,但是真正走上聪明之路的却是稀少。这里我就来说说什么是聪明,哈哈,以及什么是蠢蠢蠢。

1 聪明是智识上的不懒惰

这个其实不算聪明的内涵,但是我想特别把它放在最前面来讲。因为它是决定一个人聪明的主要因素。一个人聪明或者蠢,并不是由一个人的智商决定的。智商就像两一个人的身高,但是一个人长得高,并不代表他有魅力。一个人智商高,也不意味着一个人足够聪明。

什么叫做智识上的不懒惰呢?有的人在行为上是很勤奋的。特别是在职场上,我看到过很多很努力的小孩子。这些人做事情,待人接物,特别主动积极,他们很会活跃地去做事,很活跃的向人请教问题。前期你可能会很喜欢他们,也很乐意去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可是久了你会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一大段了,这些人做的事情还是只能做一些很简单的事情,问的问题还是一些基础性的问题。

我想,这就是行为上的勤奋,和智识上的勤奋的区别。智识上的勤奋,意味着用理性去分析问题,并总结一些相关经验。同时,通过请教他人和自行观察的方式,了解一个工作的大概内容,然后通过实践和阅读等方式,进一步积累经验和知识,并在进一步事件中自我纠错,最终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在形成理论体系后,更进一部的是可以将这部分理论和其他领域的知识结合,进行跨领域互相迁移,从而在其他领域学习起来更快,也同时能够在不同的领域进行迁移性创新。

“聪明”这东西,说白了也是用出来的。如果你信任你的理性大脑,并经常使用它,他自然会越来越厉害。而如果你只是埋头苦干,却很少想些什么,那么你再勤奋也不过是只工蚁。

2 定义概念的能力。定义概念的内涵,以区分不同的概念。定义概念的外延,以确定概念的影响范围。

3 建立不同事件-事件之间的联系;建立不同概念-概念之间的联系。特别是跨领域,表面看起来差别很大的时间和事件。

4 将事件抽象到更高层次的能力。从更高的一个维度来考察低维度概念的阻塞点和联系点。

5 形成知识体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