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阅读叶嘉莹的《古诗词课》中的第四课—建安诗。建安诗的原诗是这样的: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作于何时,历史上并无记载。相传是赤壁鏖兵之前所写。苏东坡《前赤壁赋》说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酒酾酒临江,横朔赋诗,故一世之雄也。”为这首诗勾画出一幅气势宏大的背景。
京剧《赤壁之战》中,也有“横槊赋诗”的一折。所以我们不妨就联系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时的军事和政治局势,来看一看曹操怀有什么样的志向与感情。
这首诗是曹操拟乐府的诗,可以配乐歌唱。它每四句换一次韵,形成一个音乐的段落,所以每四句叫做“一解”。“对酒当歌”的“当”字可以解释为应该,但也可以解释为“对。”因为“酒”和“歌”都是使人沉醉的东西。人的理智平时是清醒的,可以控制自己的感情,可是当你面对着酒和歌的时候,精神自然就会松弛,感情也就容易激动。平时总是藏在心里的郁闷,这时候也会涌上心头。
北宋词人晏殊有一首《浣溪沙》说:“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那就是因饮酒听歌而想起了人生的短暂无常。然而,雁殊的“夕阳西下几十回”的哀叹完全是一种诗人的哀伤。曹操的“人生几何”的感叹里面却包含有英雄的志向。二者的性质有所不同。
“人生几何“”出至于《左转》中。古人相信黄河的水千年一清,而黄河水清就意味着天下太平。可是一个人能享有多少寿命呢?怎么能得到那天下太平的时候!人近暮年,逝去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多,未来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少。当生命结束的时候,你所有的才智和所有的理想也就全部落空了。
曹操这个人说不上忠于汉室,但他确实是可以统一天下为己任的。那么曹操的忧愁在哪里呢?——“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这真是只有诗人才能够写出来的语言,里面充满了一种固执的追求向往的感情。古往今来,这种追求向往的怀思之情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因而也是最有诗意的。
今天我建安诗,了解到建安是汉朝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的年号。在建安诗人中,曹操是一位开风气之先的作者。戏曲和小说里总是把它描写成白脸的奸雄,然而曹操生于乱世,确实有着一份安定天下的政治理想。
他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话说的很专横也很真诚。他的诗歌也是如此,在英雄的志意与诗人的才情之中,往往又结合着一种唯我独尊的“霸气”。今天我读的《短歌行》就是他抒情言志的代表作品之一。
2025-06-03 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