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寻

人生之寻,寻的是什么?梦想、真理、情感、归宿……,每个人在每个阶段都在追寻,每个人生阶段追寻的也不同。王国维曾说过人生有三重境界,即先立志,再守梦,后得道。在我看来,人生之寻也有三重境界,即寻物、寻梦、寻己。在生命中,你会遇到最有价值的遇见,在某一瞬间,重遇自己,那一刻,你就会懂得一生中的寻找,是为了寻找一条走回内心的路。

  第一重境界便是寻物,寻的是衣食住行,寻的是温饱,更高的来说寻找的是更好的生活。寻物看起来很肤浅,但如果没有寻物这一基础,也就没有寻梦和寻己之说。纪伯伦在《沙与沫》中说:“连那最高超的心灵,也逃不出物质的需要。”寻物看似简单但实则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寻求更好的生活变得也愈来愈难的。

  第二重境界即是寻梦,在物质满足的基础上,寻找精神境界。一个梦字,不仅仅指的是梦想,还是在生活寻找愉悦,更是一种精神的高度。这一阶段的人通过寻找知识,解决生活中苦恼的问题,获得精神的愉悦;或者在繁忙的生活中偷闲欣赏风景,暂时脱离物质生活,得到精神的慰藉。

  寻而不觅,即用心,一个“觅”字,便是由“眼”和“手”去感触,而真正的寻是用心感触,感触内心那条路。

  那条通往内心的路就是第三重境界寻己,也就是寻找自己。《寻圣光的人中》有:“人生就是寻找自己的过程。”杨绛先生壮年汲汲寻名,暮年安于自欺欺人,此自欺欺人便就是寻到了自己,她在晚年曾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当你真正寻到物、寻到梦时,你就会发现人生之寻就是寻找自己。

  其实人生的寻找,没有明确的时间划分,而是彼此之间相互联系。寻物为寻梦、寻己做了基础;而寻梦反作用于寻物是促进的。当你走出寻物、寻梦,你就会发现人生就是寻找自己。

  反观当下,岁月流逝,又有多少人的年华掷地有声,又有多少人的青春有迹可循;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扬鞭奋踹、砥砺前行,寻找自己前行的路,不要被眼前的诱惑或困难止住脚步,只要内心坚定,寻就不会迷失方向。

  无数的前人也在探寻。如是顾城在黑暗的政治下,寻找光明和自我精神的高度,于是就有了“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辛弃疾终于在灯火冷落的地方发现了孤高的她,也寻到了惊喜,于是便有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道路又窄又长无边无际,努力寻找真理,上下求索,于是屈原呐喊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远离官场的世俗生活,追寻内心的生活向往,陶渊明欣慰的叹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只要用心寻找,通过努力就能寻见。

  当然寻到的未必是内心所期待的,那结着丁香般忧愁的姑娘,却只能忧叹“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圣经》中的一个基本信条:“寻找,就能寻见。”人生啊,在寻找一个世界的过程中成为一个自己的世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系列翻译自Oracle官方教程,半翻译,半读后感性质。文末会附上原文链接。 上一篇的最后提到,Class是所有反...
    日更专用小马甲阅读 1,508评论 0 2
  • 沿街的烧烤,窜炽着火花与肉的香味,素与肉在辣椒和葱蒜间附和着。 天微微黑下来。祁卷按亮手机,上面的图案仍旧是过去那...
    小籽先生阅读 1,202评论 0 1
  • 文/言筱妍 去年五月,父亲突然说身体不适,要去西安检查身体,同去的还有他的老友丁叔叔。我没有太在意,觉得他其实是因...
    黎若初阅读 3,921评论 8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