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注释:
萧:一种蒿类植物,有香气,所以民间成为香蒿。
艾:艾蒿,也是一种蒿类植物。
这首《王风·采葛》非常的简单,且有趣。这是一首描写男子思念心上人的诗歌。相信“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它就是出自这首诗。
想必热恋中的男女大多都能体会诗歌中所描述的这种度日如年的感觉,尤其是异地恋的,体会可能更加深刻。每次刚刚跟别,马上就期盼着下一次的见面。因为心中迫切地期待着下一次的见面,于是中间这个等待的过程变得无比漫长,仿佛度日如年。于是男主发出了“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感叹。
诗歌共三章,每章三句,依旧是使用了叠章的手法,全诗只有“葛”、“萧”、“艾”和“月”、“秋”、“岁”六字不同。“采葛”、“采萧”、“采艾”均是古时女子日常劳动生活,但是,从“三月”、“三秋”到“三岁”,时间一直增长,反映了男主对恋人的思念之情也在一日日加深。一起看看译文:
那个采葛的姑娘啊,一天不见你,就像过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那个采蒿的姑娘啊,一天不见你,就像过了三个秋季那么长。
那个采艾的姑娘啊,一天不见你,就像过了三年那么漫长。
都说“士之耽兮,犹可脱也。”想不到,男子在热恋的时候,也像姑娘一样对恋人牵肠挂肚啊。《诗经》中还有另一首诗歌,其中的主人公跟本诗的男主一样,都发出过“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感叹。可是这首诗歌的主人公是个热恋中的女子,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郑风·子衿》,来看看她的故事吧: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
衿:衣领。
嗣:本义为继承,这里引申为传递。
挑、达:意思均是独自来回走动。
城阙:城墙正面夹门两旁的楼。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思念情人的诗,这首诗歌比《王风·采葛》稍微具体一些。从诗歌的内容来看,大意是说一个女子思念情人,却又不能主动去找他,但是内心又异常挂念着情人。想见又不主动去找他,诗歌中并没有写到女主为何不主动去找她的情人,也许是小情侣因为某些小事吵了架,女主以为男子早已消气,以为他很快就会来找自己,主动哄自己。可是等来等去也不见他来。可是姑娘家又该保持矜持,不好主动去找男子认错。只是男主人公似乎也有些小气,至今还不肯罢休。为此,女主人公在思念情人之余,还夹杂着一些失落和忧愁。“你的衣领颜色青,忧思不断我的心。纵然我没去找你,难道你不会穿音讯?”女主想起恋人平时常穿的一件衣服,平时女主被男主搂入怀中的时候,那青色的衣领就近在女主眼前。想到这里,姑娘忧愁和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可是,一想到他至今还不来找自己,女主又有些生气。“我不去找你,难道你就不会来找我吗?居然连个电话短信都没有。”热恋中的女孩们,你们平时是不是也经常这样责备你们的男朋友啊?
诗歌前两章意思相同,均是借物起兴,直抒思念之情。有所不同的是最后一章:姑娘左思右想,一直等着情人来找自己,可是越等越着急。终于,姑娘忍不住了,独自来到城楼上,希望能看到心里的那个他经过城门。一个人在城楼上孤独地徘徊着,忍不住发出了“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感叹。
这首《子衿》比前一首《采葛》写得更妙,以思念的人的衣领,和佩玉来起兴,自然妥帖。而且,抒发情感也很质朴自然。短短几句诗将女子内心复杂的情感表露无遗。
《子衿》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大概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了吧。想当年,曹操面向五湖四海广发英雄帖,写下著名的《短歌行》,以招纳天下志士。他用这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来比喻自己就像诗歌中的女子思念情人一样,思念着天下的有才之人。堂堂一代枭雄,自比成热恋中的女子,可见其招贤纳士诚意确是非常真切的。而这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也因此为我们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