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语文老师都能达成共识。
两者有本质性的区别。
通过海量阅读(一月学完一本书),群文阅读等形式,通过电影、美术、音乐欣赏课等资源拓宽语文教材
语文是什么?是思维,文化,价值,个性养成教育,是一切教育手段中最重要的教育。
一、语文是什么
(1)语文让学生“学会做人”
蔡元培说:教育者,养成人性之事业者也。
(2)语文让学生“学会求知”
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胜于知识本身。
3.语文学科最适宜引导学生“学会做事”
4.语文学科最适宜引导学生“学会共处”
课标中的语文叫什么?
课标中语文素养的核心: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
二、基于标准的教学
没有学的教不叫教。
教学前要达到的标准——教什么,怎么教,教学评价
语文教学重在:阅读、积累、感悟
四个学段的读书要求:
喜欢阅读——养成习惯——利用探图书馆网络等探究性阅读——广泛阅读
鼓励学生积累、诵读。
鼓励表达中积极调动积累。(难,要意识)
注意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和调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兴趣,注重品味、感受和体验。
三、教学的建议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六)具体策略
1.关于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
学习韩兴蛾的做法:自编儿歌识字
识字教学:现在弱化汉语拼音教学,功能仅是查字典
2.关于阅读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阅读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诵读,提倡整本书的感受。
单篇(教材)教学的不足
《鲸》kwL 表格上法
故事议题:如何帮助别人
故事议题2:关注文章伏笔
群文阅读中的比较阅读:在比较中发现新的观点
单篇课文中也可以进行比较阅读
3.关于写作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写文章要有读者意识。管建刚老师一系列作文教学改革和《作文周报》让学生有了读者意识,让学生敢写,能写,减少写作的束缚,用成语写作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舍弃成语,回归具体。
《红楼梦》中“刘姥姥除进大观园”中对众人笑的描写很具体,用成语就是“众人笑了”。
让学生写日记周记,兴趣源于坚持,坚持才有兴趣。生活中重注生成。
文心重注文字。
4.关于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
还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口语交际还要保持语文学科的特点。
演讲、辩论、即席发言是高年级学生口语交际的内容。
5.关于综合性学习
表现为三个方面:听说读写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时间活动的紧密结合。
四、关于部编版教材的简单解说
(一)部编版教材的编写背景
体现国家意识,核心素养,三科统编,力显示范作用
(二)部编版教材的编写理念
体现核心价值观,接地气,加上科学性,贴近生活和时代
(三)部编版教材的七个创新点
(四)部编版教材的六个意识
五、如何上好语文课
教无定法,以学定教
选点精教,长文短教,难文浅教,浅文趣教,美文美教,读写结合
(一)好课教材处理要得当
《慈母情深》的教学创意
《桂林山水》教学创意
(二)好课,提问的设计要精粹
《武松打虎》教学创意
好的课堂活动有4个方面的特点
好的课是指导得当,
有形,有魂,有习得,有成长。
教研是为学服务的,教研的目的应该指向教学,不能引发教学的教研是没有意义的
(三)教师的核心任务是指导学生朗读,以读代讲
1.明确读的目的:悟意,悟情,悟法,悟理
2.找准读的内容
3.变化读的形式
4·理清读的顺序
5.加上读的指导
六、考试的策略
老师的怪现象
复习存在的问题
(一)理知识系统
(二)理复习思路
两条思路合成一体齐头并进
汉字拼图,拼词,句
思维导图理清知识
精讲精练
(一)习题设计要精心
(二)教师讲评要精心
放
抓好最后一周,考前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