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有些疲惫,好在已经不茫然了。
兴奋,忐忑,茫然,疲惫,平静。凡用过一段时间简书或者其他工具写文的人,大约都经历过这些情绪。
终于有途径有平台归置自己往日的随性涂鸦,而且不断结识同好,能共此喜悦开心明目,难免兴奋。
文章完成,终忍不住时时察取阅读者的反应。首页推荐、阅读量滚雪球、善意的评点、被收藏与转载,每一次提示音都那么悦耳。屡投屡拒,问津者寥寥,莫名的贬损,自然不如巧克力般使人愉悦。此情无计可消除 ,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情绪的峰谷交叠,却是像极了一场暗恋后表白的等待。
兑水的鸡汤,惊得眼珠子落一地的标题,我学不来,也不再愿去揣摩其中诀窍。任他们在热门里扑腾,我站岸边看看热闹也是一样。鸡汤文、标题党之类的框定,像夏天黏腻腻的汗叫人不舒服,心里巴不得远离他,哪里还管什么阅读量。只想着在熟人圈里撇清自己,汤不好喝赶紧倒了吧,只是写文哈,你知道的,我本来很温和。
写作像长跑,有一段难熬的疲惫期。觉得自己快空了,每天都害怕马上没啥可写。犹如过了热恋期的情侣,不再如饥似渴,而亲情又尚未酝酿出炉,甚至怀疑会不会就此离开。教练说这时需注意调整步伐,调整节奏,出现生理极点时,要尽量平稳呼吸,平衡身体,保持匀速。我让自己放松下来,不追求写得多好,先争取培养一种习惯。
某天焦灼消失了,而我也没有枯竭。原来这样一直写下去,能写的内容竟然越来越多,素材备忘录里慢慢也积累了几十条。有些是我很珍惜的胚子,早就想写的故事,在欲望尚未强烈,下笔不能游刃有余时,舍不得粗糙地裁剪成衣,唯恐毁了一块好料子。
但我不会去劝年轻人沉静,因为这是自然且必然的,经年累月而水到渠成。青春本来飞扬浮躁,我若年少当时,可能比他们还急功近利。和商业大片泛滥一样,存在即合理,他们顺应市场,用自己的技能取得一些成绩,是值得骄傲的事。
从前的写作似乎更有感觉。一摞稿纸铺开,笔尖划过沙沙作响,书写的灵性和修改的痕迹,都比敲打键盘多了某种仪式感。当初用信纸水笔代替宣纸狼毫时,也有许多人不适应吧。想来也无妨,都会是历史,让人留恋的并非载体,而是情怀。
新潮的语音写作软件还没用过,没有多少自信,只怕直接说出来的,连通顺都难达到。我并不是个下笔即文思泉涌的人,用词断句需得费时斟酌推敲,打字的同时也是文字的整合过程,有一点缓冲的时间,往往呈现的比臆想的那句要更贴切些。
当期望和目的隐退,只醉心于雨夜豆灯,在冥想中与自我翩翩起舞,分明听见血脉偾张的声音。一日日丰满起来的,是另一个我,不为所动,又热情洋溢。
冯唐说,写作的文风要想形成,大概要三十万字,能形成就形成了,形成不了就完了。喜欢他的文风,可见我骨子里并不是婉约的人。三十万字太遥远,只争朝夕,待我先把十万字的地基打好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