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去做完瑜伽,在瑜伽馆休息,旁边一个不认识的某妈妈在和瑜伽老师聊天,我坐在旁边听,一言不发。
某妈妈:我儿子昨天叫我过去和他画画,我儿子很喜欢画画,然后我说妈妈不喜欢画画,儿子说多画,你自然而然就喜欢了。我说妈妈有其他的兴趣爱好。
瑜伽老师:那你就陪他画呗,他都主动邀请你陪他了。
某妈妈:那不是邀请我陪他,是在故意说给我听,因为我经常让他干别的事,我希望他把兴趣爱好变得更广泛一点,别老是花那么多的时间在画画上,宅在家,老是拿着ipad画画。我经常和他说多干点别的事,他说他不喜欢,我说多做自然就喜欢了。其实他那天他让我和他画画就是故意按我说话的方式去对付我。
瑜伽老师:确实孩子都知道,他都懂。
某妈妈:我和他说,妈妈有其他的爱好,画画和妈妈的生活没有关系,如果你以后想当画家,插画家都可以。但是你也要多做别的事啊。
然后我儿子和我说了一句:别的事tmd和我的生活没有关系!我不做别的事我也能活。
我听到后好生气,他怎么可以这样和妈妈说话。后来我也有和他沟通,问他那天为什么这样和妈妈说话。你有没有考虑过妈妈的感受,他无所谓的说:“有啊,你会生气呗。” 我知道他是故意气我的。(原来是他妈妈老是逼他干别的事,阻挠他干喜欢的事,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某妈妈:我太难了,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和他说了,他们老是要我引导引导,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引导他了,我发现我没有引导这个能力了,现在虽然也有在学一些教育的东西。(当时在这个妈妈身上感觉到了无奈,没有办法,也有通过学习想尝试去引导儿子)。
某妈妈:现在我没有上班了,我自己每天一定要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满满的,做瑜伽,做运动之类的,不闲着。
瑜伽老师:你自己不能有太多情绪啊,好在你有练瑜伽,多练瑜伽,情绪会平和一点。你下次把孩子带过来,我和他聊聊。他喜欢骑单车吗?
某妈妈:不喜欢,除了画画,看动漫,打游戏,其他的事都不爱做,他觉得在浪费他时间,让他做别的事他就好焦虑,烦躁不安。天天就宅在家,附近深圳人才公园这么好的环境,也不愿意出来走走。有一次,我叫他不要老是用ipad。他就反驳我,我没有用ipad,我在画画,那我就说画画不是在用ipad吗?他又反驳我,我没有用ipad,我只是画画。他就偏要和我纠结那个“用”ipad那个“用”字。他那个脑筋老是转不过来,和我对立。
(我心里的OS:明明就是你先和你儿子纠结这个“用”字。而且儿子不喜欢做其他事,只喜欢画画,想必这个妈妈应该做了很多事去强迫儿子干别的事,儿子之后才会反抗,会焦虑不安吧。我反而看到了未来国家的艺术家,这么痴迷画画,这么喜欢一样东西,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是我小时候没有的,其实很难能可贵的)
瑜伽老师:那你让他去画室画画,帮他报课程。
某妈妈:是的,最近画室开课了,会让他多去画画。
瑜伽老师:你孩子和爸爸沟通多吗?
某妈妈:孩子爸爸工作忙,话也很少,很少和儿子沟通。儿子也不喜欢和爸爸说话,说爸爸太无趣了,说话一点意思都没有。我老公也关注儿子的教育,也会说我哪里教育孩子不对怎么的,我也觉得自己做的不对的,我也会听。不过孩子还是和我沟通多,比较喜欢和我聊天。不喜欢和爸爸聊天。
某妈妈:他最近数学没考好,他就讨厌数学了,他很消极,做什么想什么都很消极。他挺自卑的,老是自我否定自己。
瑜伽老师:是不是你们都没有给他认可,要多给他认可。
某妈妈:我们有给他认可啊,我们没有否定他啊,他学习也好,老师也喜欢他,同学也爱跟他玩,有时候同学问他题目,他会不耐烦,没有耐心,然后就不喜欢和同学一起玩了。我就是不明白他自己怎么老是否定自己。
我现在经常认可他,认可他了他是很开心的,会要和妈妈要求亲亲抱抱,他说他有“3岁模式”,认可他的时候,就会变成“3岁模式”。虽然他有时候对我发脾气了,但是晚上还是会抱抱我,很快没事了。
瑜伽老师:你以后多和一些妈妈聊天,这里有很多妈妈教育小孩子很有一套的,多和她们聊聊。(瑜伽老师自己也未婚,确实她也给不了太多的建议,今天也就是聆听一下,让这个妈妈吐吐苦水)
总结:
这个对话我感觉我还原了70%吧,在刻意训练自己的聆听能力和复述能力。
期间有一些时候,我想接她们的话,但是我感觉这个场合不太适合,很有想给她做案例的冲动,和感召这个妈妈的冲动。但是我知道我做案例的能力还不足,而且我们从来没说过话,是陌生人,而且人家也是在和瑜伽老师谈心求帮助,我感觉这个时候插话不好。再者我一个小姑娘,未婚没有小孩,教一个妈妈教育小孩,这个信服力太低了。这个时候感召别人去上课,效果肯定没有建立了关系后,别人对你有一些好感后和信任后,效果来的更好。
我最后虽然一句话没说,要知道,忍住不插话,也是我自己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我记住了她们的对话,我记住了这个妈妈的烦恼。
没关系,以后练瑜伽都会接触到她,慢慢建立关系吧,今天算是找到了一个感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