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火丁与《锁麟囊》

几年前,我有个京剧迷朋友。有一次,她转发了一段张火丁演唱的《锁麟囊》春秋亭外风雪暴,她独特的唱腔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印象中,她不似一般京剧青衣那样嗓音高亢明快,节奏鲜明;她的嗓音低沉厚重且韵味十足,听起来如余音绕梁,意犹未尽、耐人寻味。

锁麟囊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先生的代表作,此剧为著名作家翁偶虹1937年编写,内容取自《剧说》中一个小故事,讲述了一贫一富两个女子在出嫁的路上相遇,富家小姐同情贫家女子没有嫁妆,主动将自己的陪嫁锁麟囊相赠,仗义助人而得回报的感人故事。此剧在声腔艺术上的成就在程派剧目中独居魁首,在京剧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张火丁自幼酷爱京剧,尤爱程派,15岁考入天津戏曲学校京剧科,专工青衣。1989年毕业后考入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1993年经中国京剧程派艺术研究会推荐,拜程砚秋大师得意弟子赵荣琛为师,成为其关门弟子。在赵荣琛的精心传授和指导下,张火丁的表演炉火纯青、日臻完美。在唱腔上,她努力继承程派传统的同时,加入了自己的创新和处理,既有昆曲水磨腔的委婉细腻,又有现代京剧的紧凑流畅。

听她的演唱,犹如酷热的盛夏,移步浓荫密布的山中,时而仰慕高山巍峨,时而探寻空谷幽兰;抬头看飞瀑横流,回头望溪水忽见。山路蜿蜒盘旋间一步一景,曲水流觞中一山一貌,犹如在仙景中让人乐不思蜀、流连忘返。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高亢中顿挫有致;“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浑厚中低回婉转,余味悠长。可以想像在从前平淡的岁月长河中,没有太多娱乐活动,戏剧带给人们的欢乐和愉悦,以及人们对于戏剧的痴迷和追捧。虽然现在京剧艺术有些衰落,很多人已经不看了,但经过张火丁等艺术家的坚持与创新,让京剧焕发出了新的光彩,使民族艺术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和弘扬。

闲暇之余,我常喜欢打开张火丁的《锁麟囊》,徜徉于她独特的韵律,跟随她步入满载中华艺术精华的圣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