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干嘛干嘛是一种能力

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像是正确的废话,但越来越觉得“该干嘛干嘛”没那么简单,它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再仔细想想,其内在意思包括2点:

知道自己该干嘛、干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1)知道自己该干嘛。

遇到任何事,知道该做什么。

比如,工作中,活又多又杂,不断有新的工作压过来,眼看着又要熬夜...怎么办?第一反应或许是想抱怨、着急、想逃避,但如果自己冷静下来想想,这些后续的负面反应和行动对完成工作有用吗?既然没多大用,我应该做些什么能帮助解决困境?能自行克服吗?哪些需要求助他人?

很多时候,工作好像没有什么现成的解决办法,对于非常模糊的定性工作,好像自己并不知道“该干嘛”。如,第一次做大型会议的准备流程,即涉及到组织又涉及到钱的合规,那适当的尝试和试错又未尝不可呢?

再比如,遭遇失败时的挫败感。很多人会被各种失败或不如意影响,难以自拔,失恋、意外、家境差等等,但这些遭遇真不是重点,自认为不能改变现状的潜意识才是。很多时候,暂时的困境被放大成难以逾越的鸿沟,我们很容易把“短期”的现状理解为“长期”。但事实上,仅仅增加“长期”的维度,任何事都有改善的方法。

总之,知道自己“该干嘛”,就是:用短期和长期2个维度,以目标为导向,找到有助于实现目标的各种方法。

2)干自认为正确的事。

即使知道自己“该干嘛”,不去做都是浮云。“做”一个字,好像又是人人皆知的废话,但为什么只有少数人做了呢?

我想到以下2点:

(1)没有形成正循环。就是说,无论如何做,但没有从做事的过程中得到足够的甜头和自我肯定,产生足够动力去继续执行“做”这个动作;

所以,完成了有些挑战性的事情,一定要舍得肯定自己、奖励自己,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即使盲目的自信,也不能盲目的自卑。

(2)环境的影响。此处的环境包括被动的家庭、工作环境,或是读书的主动创造环境。也就是说,从这些环境中,如果没见过“做到”的人,或没认知到“做”的奇效,再加上本来就不坚定的决心被打击,真的很难知道“做的”重要性。

所以,主动进入充满行动的人的环境中,不知不觉中影响自己。比如考研时的研友、写作时的战友、跑步时的跑友等等。

...

常听长辈说“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我们年轻人或许是因为见得少,所以感觉很多事都是新鲜的、不确定的。

但,在另一些经常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看来,任何事,只有不想解决的,没有不能解决的。

该干嘛干嘛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无论遇到什么,都踏实去做自认为正确事情的能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的生活变得越发紧张起来,总是感觉有很多任务在身上,情不自禁的就去主动翻看昨天做的计划,顿时让我感到了计划的重要...
    跑满城阅读 144评论 0 0
  • 2017-12-17 星期天 天气:晴 时间飞快,周日了!马上就要开始新的一周了!昨天电影看完之后去游...
    悟空009阅读 199评论 2 1
  • 给大家说说我看一篇文章的收获,一篇我很喜欢的文章:《为什么老板再难,也不会放弃,而员工做得不顺就要逃走?》 为什么...
    湖南籍心旷神怡阅读 202评论 0 0
  • 4月7日。 今天,我忽然发现自己胖了。 原来裤子紧了不是因为两天没穿这条裤子了。 看着练习时鼓鼓的肚子,感受着练习...
    夏天xiatian09阅读 223评论 0 0
  • 开这个博客的意义: 学习Swift的一些感悟,记录一下; 工作中完成的一些非主流的需求,分享出来; 怕自己沉迷游戏...
    freedomiOS阅读 19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