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媒介批评:理论与论证》学到的那些东西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本书从媒介批评概述,中外历史脉络与当代发展,本身的特性与规范,常用方法和理论资源等几个方面来写,以及对新闻传播媒介的解读。在惯常的理解中,“批评”一词与肯定、表扬、赞许的内涵相反,指向否定的含义。但是在理论视野中,批评是一种客观分析,是一种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研究方法为工具对批评对象进行的理性分析。该书的作者在引言中提到:“媒介批评的兴起固然与当时煽情主义新闻泛滥有关,但新闻自律法律的缺乏则是媒介批评应运而生的一副催生剂”。这句话大致的描述了媒介批评产生的原因,但具体原因在书本中还有更加全面的介绍。

      媒介批评的定义到至今为止依旧是众说纷纭,较为典型的是思考、反思说,评论说,鉴赏说和价值判断说几种,各有千秋,各有侧重。说到“批评”,在大多数人的理解习惯中,专指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作出评价。知晓了这个大意,才能够理解媒介批评的主体——媒介管理者,专家,媒介从业人员,受众。前三个主体,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具有对错误思想、言论和行为的辨认能力,而受众则能够从自身相关的特殊角度发现错误。

    媒介批评是近年来兴起的词汇,在媒介批评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以美国、日本和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资本主义的兴起,社会的剧变,媒介批评开始出现,资本主义国家察觉到了这一变化,并开始着手建立相关的机制来规范、制度化媒介批评。以美国为例,建立外部监督组织和内部专家学者队伍,制定严格的职业道德条例,开辟热线等等。这些举措无疑不是在证明媒介批评的重要性。

      书中还列举了一个典型的案例,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黄健翔“解说门”事件,在意大利与澳大利亚两只球队比赛发生转机之时,解说员一味对意大利球队进行褒扬,在解说中宣泄个人情绪。这件事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并在国际上流传开来。黄健翔作为球迷来讲,发表意见没有问题,毕竟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问题在于,在这场比赛中,他的身份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球迷,而是世界杯的中文解说员,他的工作是向观看比赛的中国以及华人球迷传达比赛赛情,他必须客观,公平的对待每一支球队。这件事发生以后,国际上对黄健翔展开了热议,有人力挺,有人猛批。“猛批”就是一种媒介批评。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几种媒介批评的常用方法,比如内容分析法,参与观察法和比较分析法。我认为这是全书中最具有实用性的地方,这几种方法在社会热点事件发生的时候,可以用来对热点事件进行点评,从专业角度分析事件,是很有价值的。

      看完这本书还有一点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媒介批评与新闻学、传播学关系甚密。开篇就曾提到过新闻批评与媒介批评的差别。新闻批评主要出现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以及网络上,而媒介批评不仅出现在这些场合中,也广泛存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

      作者引用了王君超《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一书中的一段话:“媒介批评在传播学界的兴起与发展,带动社会的媒介教育浪潮,参与批评的主体由媒介管理者、传媒学者扩展到广大受众甚至媒体从业人员自身,与此同时,媒介批评促成了一大批监督媒介、审视媒介的公共团体和社会机构,不仅使媒介批评组织化、常规化,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公关领域的扩展,应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成果。”这句话也说明了媒介批评盛行的积极意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为一个20年的球迷,还没有全程记录过一届世界杯,以致于关于世界杯的记忆大都是点状的,现在是时候弥补这个遗憾了。 ...
    二羽_ba63阅读 4,847评论 0 7
  • 前桌后桌同演绎 春夏秋冬的不离不弃 左邻右舍大院里 时时能闻到葱花饼的香气 一道难题 你算不出 我就不可能知道 答...
    求研闵阅读 1,404评论 0 0
  • 葡萄酒对于西方人而言似乎已经超出了酒本身,《圣经》中甚至以耶稣的血液来形容葡萄酒的重要性,而葡萄酒的历史跨度也...
    Lilye阅读 3,833评论 2 0
  • 从来没有写过他,习惯性的忽视他,从小一起玩到大,囧事没少一起干,好事也想不到他。只是都成年了,成家立业之后再想起来...
    金大牛阅读 3,017评论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