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的学习已经到第七节课了,在上一期学习的时候,就很喜欢这节课提出的思想。
但是记住了概念,却不会使用。
这一期再次来到这部分,课件刷了一遍又一遍。
还是依旧困惑。
但我很认同那句话,课件里最打动我的那句:
上帝只能够决定外面刮风下雨,但是我们可以拉上窗帘,升起心中的太阳。
上帝给我们最大的自由,便是让我们自己选择 D I S C。
而启示也随时而来。
今天听了一场很价值的推广的课程。
主题是通过识别人的指纹,可准确分析一个人的性格、天分和优势。
在理论介绍的阶段,老师提出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
无论分析的数据是高还是低,都不代表绝对的优点和缺点,相互之间只是不同的特点。
老师举例问题学生和天才儿童,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便是不同的结果。
正如爱因斯坦说过:所有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以爬树的能力来评价一条鱼,它终其一生都会认为自己无能。
这不正是DISC三大前提之一:
D I S C四种风格,不是优缺点,而是特点。
这一刻终于让我感受了和DISC的链接。
每一个人,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质,自己的行为风格。
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不论是自己还是对方,都拥有四种行为方式。
对待人际交往,我习惯选择的是C模式。
我不会轻易的去打搅别人的生活。
所以朋友总是会说,很难和我亲近,似乎总给人拒之门外的感觉。
在学这节课之前,我听到这些评论的时候,还是蛮痛苦的,从我的逻辑上来说:我就是如此,性格使然罢了。
学习了DISC之后,我意识到,原来我拥有不止一种解决方式,原来我是可以自己来选择面对的方式。
我可以用I特质,幽默的告诉朋友,我只是得了社交功能性障碍。
也可以切换到S特质,倾听完朋友的念叨,反馈朋友情绪的发泄。
我深深的体会到:我们永远是有选择的,只要是有选择的,我们就是灵活的,就是资源丰富的,就永远不会把自己放在被害者的位置上。
今天我去见了久违的朋友,
我听完了她又一次的碎碎念,只是这一次我明白我可以用我的S特质去面对。
瞬间没有了那种无奈和痛苦感。
成熟的人,需要能够理解自己的情绪并且控制好自己的行为。
理解自己的情绪,于是给自己态度的选择留下空间,控制自己的行为,强调的就是你可以选择合适行为风格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