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K日记9.26

日常感叹时光飞逝~今天是我来这里第十天啦。

周一是学习的日子,有两节大课,加一节小组讨论。

这边的学校每门课老师讲授完毕后,一定会配上一节小组讨论课。大课也许人很多,几十几百都有可能,但是小组一定不会超过20人。

小组讨论一般由助教来主持,用来帮助大家答疑解惑,自由讨论一些课程相关话题,作业一般也是来自小组,有的课程小组讨论甚至比大课时间还长。

这几天观察下来,中国人多的小组,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安静且害羞,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举手,老师同意才可以说话。其他国家的同学,不管是德国法国、印度、马来西亚、都可以很自然地接老师的话,并且一点不尴尬。

我们口语再好的同学,都要足够自信才能避免那一点点尴尬……

这些对比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教育现象。


非常开心地说,今天终于get到了一些学习的乐趣。首先,两节大课老师讲得都非常好,一节课60分钟,一节课90分钟。大课是很少有提问环节的(因为后面有小组讨论)。我也做过老师,我知道要满堂讲一个半小时,并且逻辑清晰,内容丰富,还要保证有幽默感,让学生不走神,是多不容易的事情。

非常专业。

恰好下午的小组讨论里面老师提到,现在学校的老师也都是合同工,半年一年签一次,很可能半年之后老师就失业了……

可以理解为什么老师这么敬业了。

国外的大学确实商业化很严重,老师也蛮多无奈的,xx主义的弊端了,不过国内也有这个趋势。


另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我有一门课的小组讨论是教授亲自来主持,其他同学的小组好像都不是。考虑到我的组号是“1”,于是偷偷猜测我们会不会是老师选出来的?不知道,不过感觉很荣幸。

虽然非常非常……有压力,教授是个华裔加拿大人,把国内那一套玩得透透的。上课先签到点名,然后每人发一个姓名牌牌,摆在桌子上,方便他点名提问。

小组讨论一般都是学生问,很少老师会提问……果然是受过中国教育的。


最最开心的事情,我的困惑得到了解答。

为什么我们以为的教育学是学习如何教学,而课程里面半点也没有提到呢?

老师说这是teaching和education的区别。

teaching是关于教学的学科,比如我大学的第二学位其实就是English teaching,那时候实践项目就是模拟上节课啥的。这门学科只需要对学生负责。

education是要做价值分析的,所谓教育学,要在社会层面上进行学习,而不是在个体学生层面。

第一节课老师就说,他不是teacher,是professor,teacher一般指中小学老师。

所以我本文里面所有的“老师”其实应该改成“教授”才对,不过那样好像有点翻译腔……大家理解就好。

当然也不是一定要每天叫教授什么的,太严肃了,平时直接叫名字就可以啦~


最近两天在生病,发烧已经好了,目前就是流鼻涕和咳嗽,所以没有什么吃吃玩玩的活动,大家应该不太喜欢我说学习吧哈哈哈。

行李还是没有到,已经在维权ing了,看到其他同学都可以美美出去玩,我还在饥寒交迫……恨。

明后天一定去买衣服。

粥和来自祖国的榨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来这里整整一周了,再次感叹,好像过了很久很久。 今天周五,大部分专业周五都没有课,而我这个大怨种,一天的课。 其实...
    吧唧酱阅读 565评论 7 26
  • 今天是文不好看的一天。(爱丁堡还是好看) 今天英国女王葬礼,全国休息哀悼,所有商店都不开门,学校也关了,所以我一整...
    吧唧酱阅读 1,150评论 30 39
  • 离开校园走上了稳定的教师岗位,圈子相对而言很固定,三五年下来疏于思考,按部就班,终日为学生作业各种会议,班上琐事所...
    Valerie静水流深阅读 658评论 6 3
  • 这一周来都在上网课,平时还不算太吃力的课业,忽然间变得让人格外疲累。 理论上看,这件事不太合理。我在学校上课的日常...
    狐狸耳钉阅读 359评论 0 2
  • 教育部在2018年宣布进入“教育信息化2.0”,标志着建设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目标已初步达成,下一阶段将迈入教育信息化...
    王者之声阅读 1,287评论 0 12